侯马市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八个全覆盖”

2012-12-25 10:00: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士斌 柴卫东)今年以来,侯马市委、市政府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摆在重中之重,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率先创新,大胆尝试,制订出台了《侯马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侯马市八大创新项目实施细则》、《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手册》、《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明确了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实现了社会管理综治机构设置、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天眼工程建设、群众信访诉求帮扶工作、社区网格化管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铁路护路线格化管理的“八个全覆盖”。
    实现综治基层机构全覆盖。侯马市委专门召开社会管理综治基层机构更名授牌会议,为全市8个乡办综治服务管理中心,58个成员单位综治办,104个村(社区)服务管理站设计、制作了机构铜牌,进行了统一更名、统一授牌、统一挂牌,进一步规范了基层综治工作机构,做到了“六有”(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版面、有设备、有档案),实现了全市基层综治机构设置全覆盖。使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由“治安”到“管理”工作职能的转变,由“管理”向“服务”意识的转变,形成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良好工作态势。
    实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覆盖。以开展“平安侯马”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构建街面巡逻防控、城乡社区村庄防控、单位行业防控、警务协作防控、科技视频防控、网络防控“六张防控网”为依托,全力打造以公安110指挥中心为总调度、多警种联动的一级网络,以乡办专业巡防队伍的二级网络,以各企事业单位、厂矿、村社区内保队伍、“联户长”、“十户联防”的三级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隙、无死角的“天罗地网”,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各类治安案件明显下降。
    实现“天眼”工程全覆盖。以提升科技防范、增强防控能力为出发点,把“天眼工程”列为全市十大惠民工程。工程一期投资1000余万元,安装视频监控电子眼118个,先期建成了覆盖全市主要街道、重要路口的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的一级网络和二级网络;以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各经营场所、住宅小区的三级天眼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发案率进一步下降。
    实现群众信访诉求帮扶工作全覆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难的问题,今年以来,侯马市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群众信访诉求帮扶指挥中心、乡办级社会管理创新群众信访诉求帮扶平台、村(社区)级社会管理创新群众信访诉求帮扶站、居委会(村委会)级社会管理创新群众信访诉求帮扶点,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7+X工作模式为依托,负责受理、办理、处理群众有关拆迁、医患纠纷等诉求。对群众的信访、诉求及帮扶事项按照“属地受理”、“权限办理”的原则实行逐级办理。
    实现社区网格化工作全覆盖。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侯马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侯马市把城市办事处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在社区内划分若干基础网格,将社区内的市场、学校等驻区单位以及楼栋院落等归入基础网格,建立“人、地、物、事、情”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纳入网格,使每一个网格成为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侯马市作为全省的商贸物流重镇,在商贸市场发展中将推进商贸市场党建工作作为推进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始终坚持一手抓市场繁荣发展,一手抓市场党建工作,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个体劳动者协会为依托、工会为助手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建立了7个党建工作指导站,依托个协组织,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并入建的方式,推动了党建工作与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
    实现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全覆盖。侯马市实施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网格化管理职责》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手册》,明确了“6个确定”:一是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确定了监管人员;三是确定工作职责;四是确定了监管机制;五是确定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流程;六是确定了责任追究制度。目前,全市24家企业已全部建立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了食品卫生监管全覆盖。
    实现铁路护路联防“线格化”管理全覆盖。在铁护联防工作中,侯马市以“线格化”管理为依托,突出制度化管理、加强规范化建设、突出科技化引领、构筑信息化平台,建立“一格多员、以网管人”的新体制,落实“八个一”,一格一建档、一事一包处、一日一巡护、一周一排查、一月一排队、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评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对沿线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全覆盖。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