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田青松 柏东丽)记者日前从市农委获悉:今年以来,我市采取“正着打与倒着查”、“源头治理、市县联动”的检查方法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全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营造打假护农的良好社会氛围,保障了农业生产顺利。据统计,一年来,全市共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4356人次,整顿市场193个,依法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门店)2665家次,查获违法农资38.69万公斤。其中:化肥32.96万公斤、种子5.69万公斤、农药400余公斤。
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中,我市采取县(市、区)自查和交叉联合示范执法检查两种方法。一是县(市、区)执法自查。各县(市、区)按照《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和《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优势力量,采取“正着打与倒着查”、“源头治理、市县联动”的检查方法开展执法检查。正着打,就是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的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倒着查,就是进村入户进行调查,平川县(市、区)入户数不少于30户,山区县入户数不少于20户。源头治理,就是查办的每个案件都向上查清源头,并向市农委执法支队报告。市县联动,就是市农委执法支队对上报的源头案件进行查处,案情清楚、情节较轻的安排源头所在县(市、区)立案查处,案情复杂、案值较大的市农委立案查处。二是交叉联合示范执法检查。市农委先后从山区县和平川县抽调执法骨干,集中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交叉联合示范执法检查活动。检查采取“听、看、查”的方式进行。听,就是听取县(市、区)关于农资打假、查处违法案件、执法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看,就是查看县(市、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农业执法工作计划、执法任务派出单、处罚文书制作、诚信档案等材料;查,就是赴农资市场进行抽查检查,对山区县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的抽查不少于总数的30%,对平川县(市、区)的抽查不少于总数的20%。在交叉联合示范执法检查过程中,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案件,由县(市、区)农委立案调查处理,市农委挂牌督办;对于案情复杂、案值较大的违法违规案件由市农委立案查处。通过交叉联合执法,各县(市、区)相互学习交流执法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力促进了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