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大力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2013-01-23 08:38: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日前,记者在位于霍州市白龙镇的白龙矿矸石山上看到,30多年形成的矸石山如今被推成了18个平台,全部用1米厚的黄土覆盖,黄土层上打成了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田畦,种上了火炬、刺槐和侧柏,还有青青的绿草,乍一看,刚刚浇灌的草坪就像江南的“袈裟田”,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这里健身、休闲、娱乐。
    霍州市本着“科学规划、复垦整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复垦整治思路,致力把矸石山打造成体现白龙矿生态文明的代表。对低硫不自燃的矸石山,采取直接绿化的办法,挖坑填土,植树种草,把矸石山逐步建设成为生态园。白龙矿矸石山治理工程采取四个步骤。一是剥离火源、削山推平台,1米厚黄土覆盖,消灭明烟明火。二是地面灌浆注胶,顶部平台灌黄泥浆,坡面封闭压实,彻底消灭暗火,把山体内温度降到50-80℃。三是规范整治,植树绿化。对低硫不自燃的矸石山,采取直接绿化的办法,挖坑填土,植树种草,把矸石山逐步建设为生态园,该工程共植树种草约4.2万平方米,荣获“山西省首批生态示范矿井”称号。治理后的矸石山上修建了凉亭和小道,成为职工家属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四是规划复垦,增加耕地。霍州市白龙矿矸石山规划复垦面积320亩,实际新增耕地面积267亩。该工程的实施完成,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近年来,霍州市委、市政府把生态环境作为矿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采取“平面造地、立面造绿”的方法,填土绿化,建设林地,大力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引领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绿色“生态型”城市转变,解决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实现了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截至目前,该市投入资金4379万元用于矸石山治理,3座自燃矸石山全部消灭了明烟、明火,消除矸石山着火面积13.5万平方米,覆盖黄土120余万平方米,每年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16万吨。经过治理,这些矸石山多数已经成为绿地和农田,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通过复垦增加了耕地,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