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2年,无论是置身紧锣密鼓建设中的临汾机场施工现场,抑或造访临近“杀青”的临汾新医院项目工地,无论身在何地,始终可以聆听得到一首首激昂慷慨提振人心的“项目建设进行曲”的震撼强音与悠扬旋律响彻平阳大地,恍若天籁不绝如缕。2012年,我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坚持“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的部署要求,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正所谓项目大建设驱动社会大发展,市重点办为我市全面深入推进“率先转型、全力跨越”的步伐立下了赫赫战功。
2012年,我市全年储备“十二五”规划省、市重点项目1666个,储备项目总投资12272.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167个,签约总金额3120.29亿元。我市累计落地项目1291个,完成落地金额2225.36亿元。我市全年省、市359项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46.56亿元,其中,40项省级重点工程,2012年已开工38项,完成投资339.93亿元。
为把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重点办对照省政府下达的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工作任务,认真梳理,细化分解,以责任状形式下发给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完成省下达的项目落地任务,该市自加压力,将任务提高到1500亿元,比省下达任务多出360亿元。同时,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分门制定了科学推进办法。
在项目储备上,市重点办坚持潜心研究临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分析临汾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全面了解沿海产业转移动向,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项目信息联络机制,指导县市及有关部门针对性开展项目储备,确保储备项目前景好、质量高。在招商引资上,充分发挥商务局、招商局作用,及时提供信息,提供渠道,牵线搭桥,帮助县(市、区)认真筛选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对接洽谈,走出去,请进来,内联外引,广泛招商,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成效。在项目落地上,一抓领导力度,二抓联合攻关能力,三抓项目包装水平,四抓落地环境建设,五抓绩效奖惩,对新增5亿元以上落地项目的县(市、区)和部门通报表扬,对季度没有5亿元以上落地项目的大县(市、区)和没有1亿元以上落地项目的山区小县通报批评,约谈主要领导,并检查履职情况。在项目建设上,一抓调度,二抓前期,三抓资金,四抓环境,五抓安全,同时开展重点工程建设评比竞赛,市上设立排行榜,每月对项目建设投资额和完成率排队通报,对前三名点评表扬,对后三名通报批评,年底按完成额和完成率对前三名进行资金奖励,确保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未开工项目快速推进。
为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步伐,我市重点办还积极为市政府出谋划策,并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共采取了八项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一是在市、县两级继续实行四套班子领导包联项目责任制,采取一个项目、一个包联领导、一套工作班子,包联领导全面负责所包联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二是市政府每月召开一次重点项目调度会,听取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重点项目“四位一体”情况汇报及对口推进工作组项目落地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对重大项目领导挂帅归口管理,由发改、经信、煤炭等主要经济职能部门按行业归口,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的对口推进工作组,对各自负责的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目前,临汾市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建立了市级主要领导挂帅的对口推进组,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建立了县级主要领导挂帅的对口推进组,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建立了县级分管领导挂帅的对口推进组。四是由市重点办负责,每月对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重点工程投资额、投资完成率、项目落地完成额、落地完成率等情况进行通报排队,半年对项目签约金额、项目签约完成率和项目储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五是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效能办、市重点办联合制定重点项目建设督查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题督查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综合督查活动,督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六是市委、市政府把重点项目“四位一体”指标纳入全市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严格奖惩兑现。七是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全市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情况组织两次巡回观摩并进行集中点评,通过组织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促进各县(市、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全市营造推进项目工作的浓厚氛围,激发各级各部门抓项目建设的热情干劲。八是对市级领导包联的重大项目,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汇报并开展观摩评比。
蛇年来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省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开工在即,我们相信,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必将在新的一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去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