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加快土地流转助推农业现代化

2013-04-19 09:39: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秦明忠)新田乡北郭马、郭村、牛村等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三樱椒、苗木和蔬菜瓜果;高村乡下平望村流转500亩土地,发展山药种植园区;张村办西里村流转土地500亩,建设苗木基地……今年以来,侯马市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

侯马市现有农业人口10万余人,耕地14万亩。受城市发达的商贸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的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在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063元中,家庭农林牧渔产品收入仅占1176元。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土地流转集中、适度规模经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2013年,侯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全年计划完成土地流转2万亩,促进城乡融合、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新田乡北郭马村种植户李国文正在蔬菜大棚内移植瓜秧,这是他从丰馨园种植合作社承包来的2座大棚。这个合作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把村里的闲散土地流转回来,集中投资建设了10座第六代日光温室大棚,再承包给农户种植。这样,合作社不仅为农户垫付了大额的前期建设资金,还联系了山西富洁源科技公司,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服务。这是以前各家各户分散耕作不容易办到的。李国文高兴地说:“我这大棚一亩地栽3000多甜瓜苗,一棵上面产六斤,总共能产一万多斤。按去年的价算,能卖七八万块钱!”一方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农民也从原来效益不高的土地上“跳出来”,可以专心外出经商、打工挣钱。2012年,该市培训农民6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503人。新田乡牛村村民董全胜告诉记者:“我家的地租给村里的合作社,一亩收入500元租金;我到城里打工,就不操心种地了,每天至少又能收入100多块钱。”高村乡下平望村1000亩土地流转给利华山药种植合作社,30多位家庭妇女再被返聘回合作社种田,每人每天又可以挣到50元的工资。

通过土地流转,必然能够增强农业的“规模效益”,加快侯马农业产业化进程。据悉,2013年,该市将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分区域培育设施蔬菜、规模健康养殖、中药材和苗木繁育等基地。推进参天苗木中心、卫家庄中药材加工、绿康源百万只蛋鸡养殖基地、上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万头猪现代规模化养猪、振胜万只肉羊养殖等农业项目。同时,继续引导流转土地后的农民入厂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确保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增加15%。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