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项目建设持续“加速”转型跨越发展

2014-08-06 08:16: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云云 张瑞强 王红)近年来,隰县坚持提升一产、抢抓二产、快上三产,连续6年开展“项目年”活动,每年实施60个以上重点项目,总数达到400多个,资金总额达到30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驾马车,这个时期成为该县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实施数量最多、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之一。在项目建设的强势引擎下,隰县经济社会稳中快进,主要经济指标高位增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事业大幅改善,文化发展欣欣向荣。特别是在全市2013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该县夺得全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也是该县连续两年蝉联全市综合考核第一名。

今年,隰县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以项目引领转型,以项目促进跨越,共确定重点项目94项,总投资80.84亿元,涉及农业、工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五大领域。其中,必须完成的项目57项,总投资26.85亿元,启动实施项目19项,总投资15.33亿元,争取立项项目14项,总投资16.03亿元,争取签约落地项目4项,总投资24.62亿元。

大力实施农业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围绕“主攻玉露香,如期达小康”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全市建设西山百万亩有机水果基地的政策机遇,把梨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玉露香经济林建设项目,今年完成新栽4万亩,高接换优1万亩;争取启动浙江海亮10万亩有机梨果基地项目,做大做强梨果特色产业。以建设“山区生态文明强县”为目标,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对刁家峪2座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完成无鲁塬、柴家塬生态综合治理面积2.06万亩,实施坊底、杨家腰、靳家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陡坡、刁家峪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下李太坪塬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继续实施三北、退耕、天保荒山造林及封育、成果巩固补栽补植造林4.1万亩。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省级1200亩土地开发项目和桑梓村4206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壮大财政实力。今年,重点抓好五个工业项目和“一个园区”建设。一是煜佳合冶炼年产16万吨铸造件一期8万吨铸造生产线及机加工续建项目,力争一期8万吨铸造件生产线年内投入生产;二是金土地粮油有限公司日产300吨面粉加工生产线及食品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力争年内投入生产;三是投资隰县绿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料厂建设项目,年底开始生产运营;四是永顺醋业食醋加工续建项目,年内开始试产。五是10万吨甲醇循环经济项目,年内完成立项前期准备工作。六是通过招商引资,筹建下李现代梨果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完成经济果业数字化加工基地基建工程,逐步引进一批现代型、创新型、绿色型工业企业入驻园区。

大力实施市政建设项目,建设西山最佳宜居地。按照“市域城镇化”的要求,坚持高品位设计、高起点改造、高标准建设,今年完成怡泽小区二期、堆金桥拓宽改造及旧城改造、凤凰苑住宅小区及御龙公馆小区续建项目、堆银小区、天天街、迎宾北街保障性住房续建项目,完成以工代赈易地移民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力争启动东金路、滨河农贸大市场、晋西现代物流中心和县城南框架性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立项启动太和路拓宽工程,提高公共资源配置利用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实施城市管网改造,新建两个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启动城市雨水污水分流、东环路排污管道、县城8公里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启动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均庄水源输水管道复线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县城供水能力。

大力实施交通建设项目,提升交通等级和通达能力。以铁路、高速、国省道为干线,县乡公路为支撑,县城“四大纵十一横”为框架,构建畅通便捷、利民惠民的城乡一体交通体系。今年完成霍永高速隰县连接线项目、索坨——车家坡26.8公里、均庄—-岭上16.1公里、回珠——黑桑15.9公里农村公路改扩建,改造农村危桥3座、新建桥梁3座;建成阳头升、陡坡乡2座五级汽车客运站。

大力实施社会事业项目,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着力解决教育、卫生、文化、民生等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一中学生宿舍楼、龙泉镇下王家庄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三中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一中学生宿舍楼扩建及县城4所小学厕所改造;加大医疗卫生及社会事业项目投入,隰县新医院建设项目和龙泉卫生院项目力争年内主体完工,消防业务用房和农资配送中心等续建工程投入使用。

为确保“项目推进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该县在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上抓落实。在招商引资上做实功见实效。勇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推动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研究出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打造具有隰县特色的招商引资“磁力场”;在要素供给上做实功见实效。跳出传统思维、善借政策发力、善于建笼接鸟,解决资金、政策等制约项目建设的突出瓶颈;在项目推进上做实功见实效。继续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管理班子、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交账工作机制,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和年终评选“项目建设十大功臣”的激励机制。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