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诞生

2014-08-06 08:39: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曾几何时,久经沧桑的平阳古城,金融行业的对抗竞争竟是那番不温不火云淡风轻,静寂得生不起一点涟漪。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老大哥工行统率的国有四大银行覆盖辐射的市场份额趋于固化的走向愈发明朗,无以撬动。

时移世易,伴随着横空出世的临汾票据市场波诡云谲暗流涌动,银行间新一轮的洗牌角逐瞬间被同步激活,金融市场亦盼来重新定义“领先者”与“追赶者”的绝佳契机。惹人错愕惊诧的是,扮演临汾金融“战场”风生水起风云变幻搅局者的角色,不过是源自建行临汾分行的一支初出茅庐的新生力量。

三年前的“流金七月”,建行临汾分行票据中心方才应运而生呱呱坠地;未曾想,这恰是一队勇于拼搏善打硬仗的“铁甲雄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值得信任”早已成为他们的独有标签;更何况,这还是一支缔造传奇书写神话的“特种部队”,成立三年间累计办理票据贴现业务量602亿元,仅今年前4个月就累计办理票据贴现215亿元,贴现客户更是增加了13.8倍,呈现成倍扩大几何级增长的惊艳态势。

当记者问及团队一鸣惊人凯歌高奏的背后,票据中心主任戴玉红微微一笑:“或许是因为我们身上都‘共享’着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吧,因此也就有着更加强烈的危机意识、紧迫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团队里每个人都能自觉践行‘主动工作,用心工作,感动基层,感动客户”的红梅精神并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我们才有机会收获如今的小小成果。”

“这是我见过的最忙碌、最拼搏的团队”——“牺牲忘我”的拼搏精神

建行临汾分行票据中心作为山西省唯一的转贴现操作平台,在协助省分行做好规模调控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亦赢得了同行们有口皆碑的交口称赞。这其中有辛勤的工作,更有常人难以想像的牺牲与付出。

票据中心里的员工只要一忙碌起来,个个都无愧“拼命三郎”的称号。而素有“拼命三郎”之誉的邢铮,就是极富代表性的一位。虽然外表斯文,但客户经理邢铮工作起来有一股拼命劲儿。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办理一笔转帖业务时,邢铮的奶奶不幸去世。强忍着巨大的悲痛,背负着“不能灵前守孝”的纠结自责,邢铮把所有一切的负面情绪都深埋在心底,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将这笔业务做完。

不夸张地说,在MH370失联事件的阴霾笼罩下,搭乘飞机做业务无疑更需要一种一往无前的拼搏与坚持。王峰与邢峥,票据中心两位80后业务经理,在那一个月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沉稳淡定。他们无怨无悔地“一周四飞”,上海、北京、沈阳的机场都见证了他们异常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去谈妥落实订单,不厌其烦地查验票据,因为他们心中铭记,工作绝对是排第一位的,这一点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峰3月飞上海做转贴现业务时,不知水土不服还是劳累过度,初到沪上头晚一连“光顾”厕所十余趟。身体壮硕的他在最关键的时刻与自己的“尖峰”时刻不期而至。即便如此,没有片刻的犹豫迟疑,头冒虚汗的王峰毅然坚持在宾馆房间里一张张验票、数票,直至凌晨时分倒头酣睡……

2012年10月的一天,戴玉红安排朱晓强和邢峥携带68张已贴现票据连夜飞往重庆。次日当地某商业银行顺利完成验票后释放出3亿规模。然而由于吕梁分行还有一笔票需要转出腾挪规模维护客户,两人决定连夜赶回。当他们回到临汾时已经是25日凌晨4时。二人蜷缩在中心窄小又冰冷的沙发上眯了一会儿。早上一上班,他们又开始准备111张转帖票据的复印件及相关合同等手续,中午一点又踏上前往深发行天津分行的转帖之旅。当天建行吕梁分行柳林支行前往建行临汾分行办理卖断转帖3380万元,经过验票、审核、录入、放款,当天下午柳林支行收到转入款项。由于对方亲眼目睹了票据中心人员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忙碌工作的场景,柳林支行刘经理由衷地发出了“这是我入行20多年来,见过的最忙碌、最拼命的团队”的赞叹。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时空接力”的团队精神

出差在外的兄弟要“五加二”“白加黑”连轴转地全国各地跑业务,还要上门收票验票,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自然,“家”里的兄弟姐妹们也不会闲着。

中心客户经理丁明辉、业务主管任宝江、票据初审朱文娟、票据复审李春、风险审批人徐霞及李一栋经理每个环节每个人都在紧张忙碌着。他们要忙着准备跟单资料,做清单,录系统,审批,做账务处理,受理直贴业务……特别是会计操作人员朱文娟、A级授权主管李春,不仅担负着最重要的票据审查职责,而且还要保证每笔贴现业务的会计操作准确无误。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整个票据中心就如一台运转高效、动力强劲的“永动机”。

3月13日,周四。票据中心接到“飞人”邢铮自上海打来的“紧急求助”。原来,3个交易对手多达近500张票亟待在一天内处理完毕,如此浩瀚庞杂的工作强度只有邢铮一人在场,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戴玉红紧急调会计李春飞赴上海“救火”。飞行两个小时后,快9点时,李春与票据鉴别仪一道现身邢铮所在的宾馆。又过了一个小时,交易对象也如约而至。与时间的赛跑,从这一刻开始。

10:30分,邢铮、李春两人一个验真伪、一个看背书,争分夺秒配合默契。与此同时,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第二天早上,来自另外两个交易对象的票据也悉数送达。从8:30分开始的验票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两点多还没结束。此时饥肠辘辘的李春提醒邢铮:“我们还没吃饭呢?”简单补给过后,两人最终赶在3点多之前看完所有的票据。“因为建行的大额支付系统每天4:30就会关闭,所以前期工作必须在这一时间点之前交付完成才称得上是不枉此行。”李春向记者道出了个中的原委。

绝不遗漏贴现市场的每一个机会——“处处留心”的专注精神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各种机遇稍纵即逝。惟有做足功课准备充分的人,才能赢得命运女神的眷顾垂青。对于身旁的每一个潜在机遇,临汾分行票据中心都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常言道兵贵神速。事实上,从与电票贴现诉求的一次“萍水相逢”,到圆满完成该单业务,戴玉红与她的团队耗时不过一周。这又是多么惊人的速度?

2012年2月29日,戴玉红与邢峥去省行出差时,无意中听闻客户对电票贴现需求的声音。敏锐的市场捕捉能力让她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两人迅速通过省行票据中心与客户取得联系。邢峥马上为客户讲解了电票的使用方法、利率以及贴现需要准备的资料。这家企业位于原平,客户又是首次使用电票系统。为最大程度方便客户,戴玉红和企业约定时间,由中心亲自上门为其办理电票贴现。

3月1日早7时,邢峥与朱晓强驱车去原平办理这单业务。辗转到达原平后,两人始料不及的是,企业居然还在距原平200多公里的山沟沟里。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后,已经是下午3时。邢峥立即进入企业网银系统教企业如何做电票签收,然后再教企业做电票贴现业务操作流程,并现场受理企业的贴现资料,审查贸易背景。晚上8时,两人才将企业的业务做完连夜返回。归途中山里起雾,能见度不到两米。在崎岖起伏的山路上,两人瞪大眼睛,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历经四个小时才走完了山路。等回到临汾时已经是3月2日凌晨两点多了。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天之后,该公司顺利办完全部手续,成功在临汾分行贴现电票4800万元,实现利息收入164.16万元。

“您好,是XX银行营业部吧,这里是建行票据中心,有一张承兑汇票今天到期,麻烦尽快给我们解付一下,谢谢!”一边是电话声此起彼伏联系承兑银行解付到期票据,一边是会计核算人员熟练地进行回款销账处理。日历已经翻到2013年的最后一页,临汾分行票据中心紧张忙碌的工作场景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进入12月后,省分行“必须保证到期票据如期解付”的军令如山,不啻于是对票据中心全体成员抗压力与意志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须知,仅12月份到期的票据就有129笔,涉及金额2.45亿元。票据中心不敢有丝毫怠慢大意,尽量将工作往前做。他们首先将129笔到期分成两块,安排专人逐笔与承兑银行联系沟通,恳请对方先审查票据,落实票面和背书有无问题,做到有问题尽早解决,没问题心中有数。

经过数百个电话联系,逾百次反复协调沟通,129笔到期票据,129笔解付款项如期纷纷汇入临汾分行的贴现委托收款账户。毋庸置疑,票据中心又打赢了一场年末到期票据催收的漂亮攻坚战。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