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平原,上太原,不忘修路人;奔小康,享清福,感谢共产党!”这是大宁县宁源社区主任冯一珍谈起公路事业为当地人带来的便利时,对记者吟出的一副对联。
展开临汾公路建设的画卷,可以清晰地看到临汾公路人骄人的“成绩单”。2006年,309国道东段、长安线、临么线、曲绛线、襄乡线等9条国省道190.8公里的路面得到改造;2007年,完成沿黄线、309国道西段、临么线、坪曲线、沁洪线等9条国省道路面改造,共计377.6公里;2008年,改造了临夏线44.7公里和209国道隰县境内3.1公里过境路;2009年,开工了省道临午线、省道临夏线涧上至新风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国道209线隰县曹城至午城段工程;2012年,完成了霍侯路南段51.6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和桃临线汾西至霍州段8公里路基工程。
路是心血凝成的诗,是汗水挥就的歌。为全面提高通行能力,形成以尧都区为中心、辐射16个县市的二级以上公路路网骨架,实现各县市到尧都区“2小时公路圈”,临汾公路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委屈。在修建326省道时,恰遇洪水暴发,公路建设者被困在山里一个多月;沿黄公路建设中,公路建设者被沿途群众戏称为“饿着肚皮、晒黑脸皮、磨破嘴皮”的“三皮干部”;大宁公路段段长田佩虎,修完沿黄公路后就留在当地公路段,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福星”。征地拆迁时,有时会遇到来自少数人的阻力,他们总有一个很坦然、很耐心的心态:咱修路人嘛,总是这样,往往在骂声中开始,在赞扬声中结束。
2013年是加快临汾公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记者了解到,今年临汾公路分局已确立了十大工作目标,着力在项目建设提速、养护管理提质、公路执法提效、公共服务提高、安全保障提升、文明创建提档、特色公路文化培育上有新作为。其中包括完成的霍侯路临汾北段73.9公里路面改造工程、桃临线汾西县城—霍州21.5公里公路改建工程、62公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路面改造工程,总投资9.18亿元。
临汾公路事业的跨越发展,让一辆辆承载着山里人希望的车辆把当地的苹果、红枣、核桃等土特产及时运出,真正起到了“致富路”作用。永和县药家湾村依托沿黄公路,建起8个蔬菜大棚、3个养鸡场,增加了200多辆电动车;吉县屯里镇村民钟声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全乡每年玉米产量都在100万公斤以上,209国道修好后,与平川的差价,由每公斤0.16元缩小到0.06元,仅此一项,每年为全乡农民增收10万元。
路越来越通畅了,民越来越富裕了,干部群众的心也靠得更近了……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