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掀起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城市高潮

2013-05-29 08:13: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市容环境整洁靓丽,消夏晚会好戏连台,文明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典型引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初夏时节,霍州大地兴起了文明和谐新风。今年以来,霍州市以创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的“钉子”精神,坚持整体率先不松劲、实干践诺不动摇,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城市。

抓根本,树好市民素质新形象。该市引导市民群众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讲公德、讲责任的浓厚氛围。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宣传文明知识、倡导文明行为。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基层单位的文明水平。加大对歌厅、网吧、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等场所的管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

强基础,展示城乡环境新面貌。按照“旧城古韵、新区现代”的目标,该市加快推进霍州署文化产业开发示范园、融通大街、锦和小区、李诠庄、东关、西街等连片改造工程,对市区进行改造包装,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人居环境。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彻底杜绝脏乱差现象;对市区小街小巷全部实施硬化,彻底遏制二次扬尘污染;加快推进热电联产向城东延伸,新增、置换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彻底改善冬季供热质量;强力实施天然气扩户工程,新增和置换天然气3万户,彻底解决居民生活造成的煤烟污染问题。实施汾河、南涧河二期治理,实现河道蓄水,形成靓丽景观。在硬件建设上,提高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档次标准和有效利用率。加强交通秩序整治,规范车辆、行人交通行为,杜绝乱停乱放、人车混行、原地掉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全面解决东大街、前进街等路段的堵塞问题。加强市容市貌整治,规范沿街设市、店外经营、乱摆摊点等行为;治理规范各类广告牌匾和门牌字号,完善规范道路标识、交通标志和公交站点,所有街巷设置街巷标识,所有学校门口设置减速带;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做到路面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打造舒适、整洁、靓丽的城市形象。

惠民生,构建幸福美丽新家园。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社会事业,实施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教中心、实验中学东校区、公办幼儿园、劳动技校扩建等工程,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教育科技、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基本需求。抓好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下岗职工、复转军人、“4050”人员,特别是霍州籍大学毕业生提供更为充分的创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有序。扩大各种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全力保障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和津补贴,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加大对四类贫困家庭学生、农村80岁以上老人的固定救助,继续推行领导包联贫困孤儿、集中供养、爱心助学等制度,健全弱势群众救助长效机制。

重建设,形成社会政治新秩序。推进阳光政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多渠道增进与市民的沟通,维护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结合“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网络,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全市持久安全。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充分发挥三级信访服务网络作用,认真化解信访难题,推进信访形势持续好转。探索建立信用体系评价机制的方法途径,逐步完善单位及个人诚信评价体系,打造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力整治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广泛开展文明诚信金融单位、文明诚信私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等评创活动,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风气。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全面抓好“六五”普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意识,营造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

强保障,再掀文明创建新高潮。该市要求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强化考核问责,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各乡镇、各部门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创建一线、逐项排查问题、逐一分析解决,落实领导分工,落实责任人员,落实时间进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各乡镇、各部门对照创建工作测评体系和责任分工,围绕自身职责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查找工作差距,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等、不靠、不推、不让,积极主动地完成。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单位主动负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搞好协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完成时限、质量要求、保障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