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百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013-06-07 08:44: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广亮 王彬)近年来,古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经济发展的主题定格在民生,在每年的重点工程建设和实施的实事中,突出民生主题,在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上,围绕民生“换挡变速”,主动对接民生,改善民生,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用“真金白银”把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落到实处,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5年来,古县一系列民生成果叫响省内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在临汾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职业教育“零收费”;古县图书馆、文化馆率先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基本药物实现零差价销售,建立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等。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又一次向全县郑重承诺,全年实施重点工程及实事共30项,其中实事10项;共投资23.7亿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性目标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93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9元,这两项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增长11%和15%。同时,围绕百姓关注的环境改善和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约束性指标,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

投入的23.7亿元中,涉及民生的工程和实事资金占到了60%,包括教育、就业、卫生、社保、住房、基础设施建设、文体、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古县78%的人口是农民,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县上投资3451万元,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步伐,重点在栽植、管理、育苗、深加工等方面进行推进和突破,确保年内完成核桃栽植2.2万亩70万株,综合管护300万株,育苗1500亩;财政出资1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支持畜牧业规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财政出资200万元贴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建设,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全力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财政出资300万元,扶持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的规模化农业科技项目。全年投资8.54亿元,加大煤矿改扩建力度,逐步实现由小矿向现代化矿井的飞跃,同时力争5个矿投产,全年实现原煤产量400万吨。加快推进华康200万吨铸造焦基建工程,尽快投产达效。完成焦炉煤气制备天然气项目,力争年内投入试运营。启动利达10万吨合成氨项目,提高焦化产品附加值。立足提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实施文昌新区道路系统、东山生态公园和公安局业务大楼建设,启动新华书店、档案馆建设工程,实施国家园林县城绿化、煤气扩容、供水管网改造等市政项目八大工程。继续完成12个重点推进村和2个集中连片区建设任务。加强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巩固好北平镇、石壁乡创卫成果,启动旧县镇小城镇建设,完成永乐乡综合楼建设工程。推进省道323线拓宽改造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古北线和部分“村村通”改造工程。以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为总目标,对照标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完成荒山绿化1000亩,封山育林3000亩,巩固退耕还林2000亩,并对县级公路、牡丹景区进行标准绿化。以巩固“文化强县”成果为总目标,不断完善县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财政出资500万元免除全县所有居住户的收视费和维护费,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实现旅游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管理经营的专业化,尽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财政出资280万元,用于新农合、新农保工程,新农合四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均提高5%,60周岁以上新农保参保人员每月增加15元。完成3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分配住房。继续实施“党政教育一把手”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完成新建城镇寄宿制学校附属工程和设备配套,新建永乐幼儿园。巩固和推进医改工作,完成新医院附属工程及相关设备配置,对岳阳卫生院进行改扩建,实施村卫生室提升工程。落实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同时,做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工作。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