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四城联创”打造秀美城市升级版

2013-06-17 08:38: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仕斌 柴卫东)近日,侯马市连续4天组织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村(社区)负责人近千余人赴长治市参观学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如此大规模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是该市从未有过的。回来后,该市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召开大会,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对下一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从而把“四城联创”工作推向了高潮。
    多年来,侯马市注重抓好城市环境治理、美化、亮化、硬化等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打造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美丽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坚定不移。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侯马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市、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山西省首家县级环保模范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山西省综合性宜居城等荣誉称号,连续10余年被评为山西省卫生城市,连续5年蝉联山西省“蓝天碧水”工程优秀县市称号。
    去年,新任侯马市委书记李朝旗到任后又接过了“治理环境,美化、亮化、绿化”,使城市提档升级的接力棒。他认为作为内陆城市,经济要发展、项目要落地,必须有一个优美城市环境做支撑,一个城市环境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城市形象越佳,才能凝聚人心、聚集人气,形成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洼地效应。为此,在年初召开的侯马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确立了全面建设富裕、秀美、文明侯马,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四城联创”目标,全面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使城市环境更为整洁、自然,生态、管理更为精细,社会更为和谐,打造城市成为山西最宜居、最秀美、最文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为了使“四城联创”工作扎扎实实开展,不走过程,确实见到成效,侯马市对四套班子进行了分工,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倒排日期,做到层层有压力、人人头上有指标,经过近6个月的努力,从而使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做到无乱扔乱倒、无乱贴乱画、无乱停乱放、无乱堆乱摆、无乱搭乱建。同时,对市区采取拆除、改造、新建等方式建设87座公厕;对城中村旱厕进行冲水式或无害化改造,如今改造率已达80%以上。对各商业街巷、农贸市场进行集中整治,做到经营摊点布局合理规范,两侧建筑整洁美观。同时,加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和处理场环卫设施建设,做到垃圾不露天、不落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完成汾河两岸3万亩堤防护林带农田林网改造任务,进一步加大了新田路、市府路、北外环路、高速路引道的绿化和美化力度,对新建小区和单位庭院严格按照绿地率不低于35%的标准植树增绿。同时,高标准建设游园、绿地及防护林。目前,长10余华里、纵贯侯马南北的浍河湿地公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初步实现了人在树中、村在林中、城在绿中的秀美侯马目标。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全市13家工业企业的14项工程减排改造,目前已完成12项,有两项正在紧张实施中。淘汰落后产能,关闭铸造企业1家,砖厂2家,水泥生产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磨机3套。投资120余万元建成了集监测、监控、监视三位一体的在线监控平台,对全市所有工业企业的排污和污染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对全市450辆出租车实行了油改气改造,对市区85辆公交车、城郊78辆城际公交车改造使用双燃料,大大减少了烟尘的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政务大厅、公交、出租、交警、银行等全市22个窗口单位,开展“文明服务”活动,确保达到“优美服务环境、优质服务效率、优良服务程序”。市文明办还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和评比,对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差的通报批评,并写出检查。同时,侯马市还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辟专栏,对全市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行为进行曝光,使市民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