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道解不完的题。今年年初,临汾供电公司立足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主动约束,全面部署“两加强、两降低”(加强营销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加强营销人员到岗到位管理,降低投诉、降低举报)百日攻坚专项活动,全方位一体化开展供电服务提升工作。
说一说 服务内涵更深
“真正的优质服务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知识。”3月15日上午,家住临汾市的张先生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张先生都对电器待机耗电的事没放在心上。为这事,夫妻没少拌嘴。这天,张先生到营业厅交完电费后顺口说起这事,该公司营业厅前台受理员赵晖热情地为他算了一笔账:普通人家一天的家电待机功耗大概为0.023千瓦时/小时,一年累计流失200余度电,折合下来近百元。临汾市有89万多户居民,一年下来将浪费1.78亿度电,折合电费达8400多万元……听了赵晖算的经济账,张先生很是吃惊,临走时还带了宣传资料,说是要发给周围的人都来学学。
服务素质决定服务品质。作为企业的服务窗口,多年来,该公司注重集思广益,倡导“优质服务大家说”的工作方式,站在客户角度换位思考,把优质服务这件“老事”做新,在传统的常规服务中,不断推出增值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
翼城飞翔铸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飞象对此深有感触:“供电公司利用我厂春检时机对高炉风机进行了节能改造,一年可节约电量300万千瓦时,综合节电率达到了25%。今年的春检,既检修了设备,又进行了节能改造,真是一举两得呀!”
晒一晒 服务品质更实
服务优劣在细节。3月11日,襄汾供电公司一用户更换新表后第一次缴费时,公司客服人员告知其账户预付费不多了,需要预付二三百元,客户误认为是当月电费,造成用户以装表接电为由引起投诉。如何让所有“窗口”人员注重服务的细节,降低客户投诉率?临汾公司在日常工作中融入精在事前,细在过程,管在质量的管理方法,从提升营销员工的综合素质抓起,编制《营销人员服务行为规范手册》,开展岗位“学、问、考、评”四位一体的日常培训,评选技术标兵,岗位明星,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建立投诉、举报信息快速传递“绿色通道”,通过短信平台将投诉、举报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至公司领导、职能部门主任和相关单位领导三级负责人。召开“供电服务现场座谈会”,编辑《投诉案例集》,形成一诉一档,剖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形成共识,整改提升。开发营销稽查监控辅助管理系统,用数据说话,以监督为证,在全局营销窗口单位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客户投诉内容、暴露的问题和处理结果拿到公司网站‘晒一晒’,释放了服务正能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公司营销部孙志华感慨地说。
整一整 服务效率更高
长期以来,业扩报装流程时间长、环节多是影响公司增加售电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该公司转变思路,将内部流程“整一整”,采用“工程协调月月议、重点项目及时办”的方法,推行“串行改并行”、“绿色通道”、“流程自动管控”等多种举措,保证重点项目早用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省、市重点工程,该专线在临汾境内全长150公里,工程沿线电源布点多达24个,总容量69000KVA,常规业扩报装流程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需求。该公司采取“打捆报装”的模式,由营销、基建、生技、策划等相关部门组成攻关团队,高效沟通,在短短10天之内答复供电方案24个,被大西铁路临汾段项目总工杨鹏军誉为“大西速度”。
客户工程不是营销一家的事。临汾公司在服务客户上提出了基建为生产,生产为营销,营销为客户的工作理念,深化内外兼修,将事关客户需求的工作全部纳入考核,做好客户工程项目的“合作伙伴”。
“对于客户来说,解决问题的效率比热情的笑脸更重要。”临汾公司负责人说。通讯员 陈爱红 景晓邠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