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项目建设亮点频现

2013-08-05 08:37: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张鹏)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潞安新良友、开拓,阳煤新星3座煤矿正式投产;赢盛园铸造4条生产线试生产,龙祥干法水泥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两个十万亩”中核桃种植面积达到9.4万亩,土豆5万亩;薛关镇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三期、新建50栋寿光新五代改进型大棚工程,38栋主体已完成;新建高级中学9月份投用,151套二期保障性住房租售到户,黑龙关镇阳湾整体提升工程进展顺利……今年以来,蒲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作为解决全部问题的关键,按照突出抓好工业转型、产业富民、民生改善、生态提升、安全生产五项工作,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为保障,工业转型迈大步,城乡建设绘新景,农民增收拓新路,妙笔书写民生幸福新画卷,为率先转型、全力跨越,实现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蒲县做出了不懈努力。
    今年,该县更加注重项目的开工和投产,实行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六位一体”推进机制,确保重点项目按进度、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正崛起,工业转型迈大步。传统产业方面,总投资100.2亿元的24座重组整合矿井,1—6月份完成投资9.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3.9亿元。
    截至目前,3座矿井正式投产,潞安后堡、常兴2座通过竣工投产验收,太原煤气化华胜完成联合试运转并通过安全设施验收,宏源郭家山、蒲县蛤蟆沟2座矿井已批复进行联合试运转,潞安隰东、霍州煤电新乐2座矿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力争年底形成1545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工业新型化项目,太原煤气化1385.5万元的华胜煤业污水处理项目现已竣工投运,总投资7000万元的东河煤矿机修项目预计10月份车间可完成;龙祥干法水泥二期工程,总投资7.7亿元,建设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纯低温余热发电站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年底设备可按照完成,局部试运行;招商引资项目万鑫丰加气混凝土切块厂,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即将完工试生产,年内可形成3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以肖家沟煤炭发运专线为支撑的集煤炭生产、深加工、仓储运输为一体的工业经济循环项目,黑龙关镇山煤集团300万吨重介洗煤厂,总投资3亿元,目前完成工程量的55%,年底单车试运行;以赢盛园、鑫永鑫、宏图、锦英等铸造企业为主的铸造园区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提质上档、增加产量,力争年底达到5万吨生产规模。
    科学规划起点高,城市建设绘新景。按照旧城换颜,新城绽彩,描绘环城美化水墨画的建设思路,投资1.76亿元的蒲伊街改造工程,将供水、供热、强弱电等引进综合管沟,使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总投资2425.85万元,即将实施的蒲伊街立面改造工程,将使县城形象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7月16日蒲县第一届运动会在总投资7880万元新建的奥体中心举行,蒲县群众又多了一个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概算投资6159.57万元,全长2112.656米的滨河大道西延工程,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改善了县城交通环境;概算投资6304万元的锦绣大桥工程,主桥已完成,成为连接新城和旧城的纽带;概算投资3600万元,全长1510.85米的锦绣区支干道工程,完善了县城锦绣新区交通骨架;概算投资1652.42万元的锦绣新区昕水河大桥,极大地拓展了县城发展空间;城区河道蓄水工程一期已完成,二期概算投资2382.万元,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改善县城段水质和局部小气候;总概算投资12440.63万元的迎宾公园、翠屏公园、锦绣公园、北山森林公园、平安公园、蒲伊北街公园六大园林景观的兴建,与锦绣新城、蒲怡公园、翠屏山森林公园、河道治理一起,将城区环绕在青山绿水当中,彰显蒲县山水美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旧城改造工程步伐;实施蒲伊西街农贸市场改造;启动水质提升工程;兴建锦绣小区、建设保障性住房三期工程;新建县直幼儿园主体完工,即将投用;推进数字电视入户进度……蒲县大批投资额大、建设规模大、建设标准高、建设品位高的城建工程提升了蒲县的城市品位,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业扶持种养加,农民增收拓新路。山中乡有耕地23145亩,现已全部栽植核桃,年产值达800万元,仅核桃一项人均收入达1700元。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9.4万亩,工作重心已由“做大”向“做强”、由“面积型”向“质量型”转变,带动建设30个“一村一品”核桃产业示范村、50个标准化管理示范园、20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户。马铃薯产业上,完善马铃薯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种薯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五大功能,推广种植优质商品薯5万亩,亩产达1500公斤以上,亩均收入3000元。河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投资2516万元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乔家湾张河川村78户、304口人的耕地900余亩,统一耕种,统一经营,建成20万吨饲料厂、300吨小杂粮加工厂、千头育肥牛养殖基地、500只养羊基地,建设张河川移民新村住宅楼,实现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薛关镇2000亩马铃薯、糯玉米、大白菜“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模式,亩均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投资500万元的红道三厂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达1200头,年出栏商品猪3000头,仔猪5000头;在废弃焦化厂上兴建的克城北园千头育肥牛基地,年出栏350余头,年纯收入达到110万元,户均年纯收入15000元;黑龙关镇鸵鸟、大雁、肉牛、颇尔多山羊等特色养殖以及昌源土豆加工,太林乡金蝎、百万只高产高效肉鸡养殖,山中乡正茂核桃加工,古县乡千亩有机苹果基地和烟叶种植,蒲城镇实美小杂粮食品手工加工……蒲县农民增收的基础更加牢固。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