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盘旋于山间的公路上堵车绵延长达近10公里,大小车辆几个小时内丝毫动弹不得,许多司机甚至在路边的树荫下打起了盹,道路一侧扔满了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一片狼藉……8月10日下午,记者在经过临午公路一平垣路段时,短短几公里的路程竟然用了3个小时。发生拥堵的主要原因是该路段有一处上百米的路面破损严重,许多车辆在此通行受阻,通行效率大幅降低,形成了明显的交通瓶颈。
据过往司机反映,早在临午公路通车几个月后,这长达百米的损毁路面就一直存在,属于一段常年维修却“久治不愈”的路段。一名常年行走这条线路运煤的货车司机说:“跑车走这条路一年多来,发现这段坏掉的路从来没修好过。技术差点的小车过这儿就是磕磕绊绊,一路蹭着底盘过,而且经常发生一些刮蹭事故。由于常年维修,上行的车辆全部被分流到对向车道,过往车辆少的时候还比较通畅,有时候车一多就堵了。”另一名司机凑上来说:“这段堵车经常发生,有时候堵个半拉小时,有时候就得四五个小时了。”去年以来,关于临午公路一平垣路段路面损毁的情况,本报曾多次接到问题反映电话,也及时进行了报道。然而,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虽然维修一直进行,但损毁路面依然存在,给过往车辆的通行造成了诸多不便。短短百米路段,不仅是堵车根源,更成为过往司机眼中的“顽疾”。
现场一名进行道路维修的工人师傅告诉记者:“路面毁坏是因为这段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沉降比较严重。”针对这一说法,一辆悬挂运城牌照的货车司机陈师傅说:“现在国家在架桥修路方面的技术那么先进,这仅仅一百多米就没有办法能修好?而且一年多的时间就研究不出一个好办法?就这么一直坏着?”陈师傅不满地表示:“刚过西涧北收费站交了通行费,还没走10公里就是这样的路。收那么多过路费不想着把路修好?”临午公路是我市境内一条主要干线,连接108和209国道,承载着蒲县、隰县、永和、大宁广大群众来往市区的通行需求,也是煤炭外运的一条主要通道。自改建通车以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天车流量达上万辆。如此一条交通要道却被仅仅百余米的破损路面所影响,使得通行能力大幅降低,如此现象实属不该。
如今,这一交通瓶颈已是长期存在,影响极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如今工程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力量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彻底修好这百米路面想必不是难事。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转变观念,将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让临午公路成为一条完美、通畅的民心路。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