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网格化 服务更贴心

2013-09-13 09:13: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年初,襄汾县出台《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落实了63万余元的社区建设财政资金;实现了对县城3867个门店、122个单位、15所学校、7个医院的网格全覆盖;组建了68支在职党员志愿者队伍。目前已完成20225户居民的全员人口信息的录入工作及地理信息录入工作。革新,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统一思想 抓好“三有”建设

3月初,襄汾县组织部、民政局等5个部门的相关人员,远赴内蒙古就社区管理的理念、方法进行了参观学习。然后,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与本县实际情况相结合,出台了《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并下发了《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行动领导组及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的通知》,对社区网格化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责任分工,明确了职责。

落实了63万余元的社区建设财政资金,用于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和办公活动,实现了有钱办事;6个社区选举产生了84名社区“两委”班子,选聘了30名专职网格员,并配备了网格管理3G移动终端手机,开展门牌号编写、信息采集、入户走访、日常巡查工作,实现了有人管事;襄汾县将县原法院的办公场所调整为社区的办公场所,实现了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议事,“三有”建设规范化,迈入了新台阶。

搭建平台 科学划分网格

襄汾县以“技术支撑、系统指挥、精确高效、资源共享、服务居民”为目标,今年投资520余万元建设了覆盖全县范围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党建信息、驻地单位信息、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信息采集录入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对每个社区的街巷、道路、楼院、门店、单位、进行了摸底登记,编制门牌号,绘制出了网格平面示意图,6个社区共划分为59个网格,其中“街巷型”网格39个、“楼院型”网格19个、“单位型”网格1个。同时,对网格内的党员进行了摸底建档;向18个单位征求意见,设计出了居民信息采集卡,并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即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社区网格——网格楼院——楼院单元管理体系。目前,单元网格公示牌小样已经形成,成型后将在社区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创新管理 加强社区党建

襄汾县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坚持“8小时之内工作在单位,8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的原则,促进在职党员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的相互联动的党建格局。

在日常管理方面,实行“一证四卡”制度,“一证”,即在职党员报到证;“四卡”,即在职党员信息卡、服务承诺卡、活动写实登记卡、评议情况反馈卡,对在职党员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每半年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进行对接,了解掌握本单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要求单位党组织在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时,要主动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目前,1456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已经全部到社区报到,共组建了68支在职党员志愿者队伍。

在明确职责方面,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主要职责划分为“八大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区发展参议员、文明建设示范员、公益事业促进员、困难群体帮扶员、科教文体普及员、沟通联络信息员、社区稳定安全员),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党建工作指导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等12个具体岗位,并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要求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至少认领1-2个岗位并作出具体承诺,为在职党员在社区内发挥作用明确了方向。

路其修远,上下探索。襄汾县将逐步整合教育、医疗、养老、物业、门店、居民生活服务等资源,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实现职责明确、管理精细、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基本功能,为平安、和谐、幸福社区建设不懈努力。

(通讯员 尉振龙 侯欣)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