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程王公园内,市民们正在健身、休闲。初秋的公园紫薇花竞相绽放,与各种绿色植物相互映衬,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
侯马,一座洋溢着晋韵唐风的春秋古都,一个绽放着炫彩魅力的新兴城市。走进五月的侯马,你会惊诧这座小城的精致与秀美:条条大街宽阔畅通,行行绿树荫庇掩映,座座游园花红草绿,广场小区舞姿翩翩…… 近年来,侯马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美丽山西的总要求,结合侯马发展实际,提出了“奋力振兴工业、商贸、城镇经济,全面建设富裕、秀美、文明侯马,闯出一条欠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子”的发展战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建设生态宜居,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幸福指数步步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中国绿色名市”“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山西省文明城市”“山西省综合型宜居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侯马市已连续29年被评为“山西省卫生城市”,连续18年获得“山西省县级卫生城市第一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28万侯马人民多年的夙愿!2013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定地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口号,同时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四城联创”活动。活动中,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摆在首位、作为“四城联创”的重中之重,先后开展了以城市“五路六街”“五化一透”和城乡环境清洁工程、文明示范路创建、基础设施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卫活动,重点实施了垃圾处理场渗滤液设施、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粪便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面貌、社会综合治理迈上了新台阶,市民居住环境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全民动员齐参与 城乡处处摆战场
为确保创卫工作扎实推进、圆满达标,侯马市成立了“创卫”指挥部,制订了《侯马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建城区22条街道、9个城中村、19个社区和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四套班子及副县级以上每位领导干部,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10大项66小项指标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市委书记李朝旗、市长王煦杰多次亲自听取“创卫”指挥部和各单位创卫进展情况汇报,多次深入农贸市场、居民小区、铁路沿线等卫生“死角”,现场办公。各单位根据划分的责任区,分解任务、明确标准、明确奖惩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党动员、整体推进的创卫格局。
创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攻坚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汲取其他地方创卫工作中的先进经验,2013年6月,侯马市组织市四套班子成员及全市各单位干部、全体城管队员、环卫工人2000余人去长治、赴洪洞等地专门就创卫工作进行了多次学习参观。长治市、洪洞县的经验和做法,整洁的市容、干净的环境,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参观者心灵,大家看到了差距,摆脱了“井底之蛙”的自满意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创卫信念,从而在新田大地掀起了一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自我革命。
2013年11月8日下午,侯马市再次召开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推进会。市委书记李朝旗发出了总攻令:“坚定信心,不等不靠,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简短的会议之后,侯马市的大街小巷里就布满了机关干部,大家头戴小红帽,有的手持大扫把,清扫落叶;有的手拿小铁铲,清除小广告;有的手拿抹布,清洗垃圾桶、隔离栏……
细心的市民们在人群中欣喜地发现了市委书记李朝旗、市长王煦杰和其他四套班子领导的身影。在为期两个月的“创卫”万人行大型公益活动中,全市100多个机关单位的万名党员干部,每天下午走上街头、走入市场、走进企业、社区和农村,清扫街道、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和卫生死角,引导带动和鼓励激发广大企业员工、经营户和市民主动参与到“创卫”工作中。共清理积存垃圾1万余方,清理小广告、刷新墙面25万平方米。机关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作风,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小区居民自发组织刷洗墙面,老年志愿者自发到街上捡拾烟头,村民自觉清理门前乱堆乱放等等,在全市掀起了创卫热潮。
为了强力推动创卫工作,侯马市制定了《侯马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标准及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由市纪委牵头与市创卫指挥部联合组成工作督查组,每天上街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通下达、现场督导解决,先后两次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3个职能局和5个城中村给予了黄牌警告,形成了强有力的创卫工作态势。市电视台开设了“文明百态”专栏,对行动迟缓的单位、破坏环境卫生个人及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在社会上营造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浓郁氛围。
健全制度做保障 晋都焕发新活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规定》和山西省《爱国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侯马市成立了由分管爱国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27个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委员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了《侯马市爱国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爱卫会成员单位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市爱卫办机构单独设置,独立办公,市财政保障工作经费;各单位、乡办(社区)、城中村等基层单位均配备了专(兼)职爱卫工作人员。市爱卫办设立了专线举报电话和邮箱等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群众投诉有登记、有办结、有回复,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答复)率达到95%,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达到92.6%。
坚持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全市各乡办(社区)、单位、企业、医院、学校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均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各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医院、街道、车站等公共场所均设立了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并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5%和81%。各学校全部做到了“教员、课时、教材、教案、效果评价”五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了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全市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门诊、住院部均设有健康教育专栏,适时更换内容,并采取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印制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住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5%。各企业均有劳动保护制度和劳动保护措施,并能定期举办有害作业岗位防护知识培训和女工保健教育。市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均开设了健康教育专题、专栏,广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不间断地播放卫生防病内容与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编制实施了《侯马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09--2020),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了《侯马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侯马市城市市容管理办法》《侯马市“严管街”管理规定》《侯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侯马市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侯马市门前“三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彻底取缔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摊点现象。城管大队昼夜巡查,严厉打击张贴小广告行为,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硬化;投资1000万元,对城市12850万盏路灯进行节能改造,节能路灯达到7065盏,路灯亮化率达96%。实施了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投资967余万元,将城市道路和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承包给重庆环渝清洁有限公司,保洁面积达到277.5万平方米,每周每条路水洗路面1次,机洗扫率达到30%;实行垃圾定点定时收集与清运力度,确保垃圾不落地。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取缔了140余个地埋式垃圾箱,新增8吨压缩式垃圾车8台、5吨压缩式垃圾车9台,3吨压缩式垃圾车7台,垃圾收集车13台、电动执法车6台、各类垃圾桶(箱)2310个、浇灌车3辆、多功能园林车辆1台,配备了充足的卫生维护和园林作业工具。市区公厕数量达到44座,均有专人管理。曾经脏乱差的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经过专项整治,均达到国家《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服务管理规范》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绿地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12.2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街净、路畅、景美、人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将一座公园城市、花园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出城郭而有林泉之致,身居闹市而有出水之怡”的城市风光和“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象,正是侯马这座千年古都今天的风韵。如今,28万侯马人正向着“把侯马建设成山西最优美、最宜居、最文明的城市”目标而努力奋进! 通讯员 崔选荣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