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静 范韶华)今年,我市启动了全市乡村清洁工程,加大投入,强化督查,着力健全“市政府领导、县政府负责、乡政府组织、村委会实施、保洁员承包”的乡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清洁工程”是省政府今年年初向全省人民承诺的五件实事之一,也是市政府下达各县(市、区)2013年目标责任的重要内容。自工程启动以来,各县(市、区)按照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高度重视乡村清洁工程,成立领导机构,制订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村成立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对清洁工程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各乡镇所在地、各村积极购置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垃圾箱、垃圾池、化粪池或公厕、垃圾中转站),配备必要的垃圾清运车辆。每20—30户建有一处垃圾池,布局合理,方便群众投放垃圾,便于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生活型垃圾由农户投放到垃圾池,由村保洁员统一清运到垃圾集中点或指定填埋区;同时配备一支工作负责的环境卫生专业队伍。村庄每400人设有1名保洁员,负责村庄主要街道清扫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村庄生活垃圾随满随清,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各乡(镇)、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村制宜,制定相应的环境整治标准和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等日常维护管理办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专项制度,保证环境整治效果。同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倡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市已动用装载机、推土机等大型车辆12644台次,动用农用车、垃圾清运车等小型车辆10.9万辆次,出动人员110.5万人次,拆除残垣断壁33130处,清理垃圾死角7585处、109万立方米;共硬化、整修街巷道路8311.5公里;通道和村庄植树527万株,种花植草340万平方米;粉刷村庄和沿路墙壁607.1万平方米,粉刷沿路树木2855公里、1187.3万株;美化墙面335万平方米;规范整顿乡镇集贸市场297家,拆除、更换乱挂牌匾6500余处。全市落实乡村清洁工程资金8080余万元,共配置垃圾收集车辆2395台,转运车辆1171台,户用垃圾桶16.6万个,公用垃圾桶3.6万个,新建垃圾集中池6064个,简易垃圾填埋场149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17个。按照行政村人口每400人配备不少于1名清扫保洁人员的标准,全市共确定乡村清扫保洁人员6592个,收运人员2807个,乡村清洁工程已使2960个行政村的240万余村民受益。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