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队长崔宇强(左二)在尧都区南侯村村民家中调查摸底
“弘扬苏区调查精神、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民生状况,全面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努力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不久前,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党员干部走实“最后一公里”,按照山西调查总队的部署,以服务“三农”为主旨的我市国调系统“百村千户”调查活动在平阳大地拉开序幕。为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统计调查人员风雨兼程,奔波在数据采集的路上,入农家、串街巷,坐炕头、拉家常……调查问卷、现场走访、组织座谈、蹲点观察,详细记录每个数字,认真核实每笔数据。在“9·20”第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再次走进这些可亲可敬的统计调查工作人员,跟随他们上山下乡、走村串户,一起感受统计调查数据源头之旅。
一
9月3日午后,尧都区一平垣乡一平垣村。
“一平垣村地处山区,一直以来百姓以种地为主,靠天吃饭,仅能吃饱。”今年69岁的村民代表王茂云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村子里先后进行过三次调产,20多年前,号召大家种榆树,榆树栽了七八年,又让大家种桐树,2002年,又提倡大家种苜蓿、核桃,现在村里很多核桃树就是当时栽种的。截至目前,村里核桃种植面积达1400余亩,核桃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贾梁林,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调研员。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一平垣村向村民了解情况了。据了解,为了配合此次全国国调系统搞好“千村调查”活动,临汾调查队班子成员兵分6路,就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经营活动等6个调研问题,先后深入6个村庄,进行走访调查。
“针对每个调查村,我们分别选取50户人家入户调查。前期,我们已与村委一班人沟通协调,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为了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在村委和辅助调查员的帮助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0户人家,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在随行的调查队工作人员手里,记者看到了他们从村民家中收集起来的《农民增收调查户问卷》,该问卷分为:被访者基本情况、农民家庭收入概况、农民收入来源、惠农政策与农民增收四部分情况调查问卷。
针对每一份问卷,工作人员都要详细地翻看,有村民漏填的、填写不清楚的、数据前后不一致的……他们一一用铅笔标注出来,并将这些问卷单独放置一边,随后再登门进行核实。
一边倾听记录,一边查看问卷,一边上门核实……为了完成每个数据,为了了解最真实的农民生活情况和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询问着、一页页查看着、一趟趟往返着……
“每次调产后,希望政府部门能协助当地将后期的相关服务跟上,像核桃种植,成立合作社等,帮助农民打开产后的销售渠道;同时,希望农业技术培训针对性能更强一些……”村民李文智希望此次调研能够将更多百姓的呼声反映上去,希望有更多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措施、好政策出台。“山区也可以搞养殖,主要是缺技术、缺能人……”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畅谈着心里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已是傍晚时分,晚霞晕染了天边。在调查户们一一散去、工作人员整理完一份份问卷和记录后,披着山乡宁静和谐的夜色,他们才踏上返城的归途……
二
9月5日清晨7:30。
为了在8时之前赶到乔李镇南侯村,临汾调查队队长崔宇强一行早早就动身出发了。他带领的小分队此次前往南侯村的调查任务是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
“乔李镇距离城区较近,骑电动车也就30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全镇在外打工的人数相对较多。针对南侯村来说,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城里打工,还有部分劳力在村里的铁厂上班,有部分劳力在乔李村机场建设工地打短工。”乔李镇副镇长李倩首先介绍了乔李镇及南侯村的概况。近年来,为了提高村民外出打工技能,乔李镇妇联先后举办三期家政服务培训班,培训了21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其中,培训的月嫂很受欢迎,七八个月嫂已经被北京的家政公司吸收,每月工资达四五千元。
“南侯村里基本没有闲余劳动力,今年,有33户人家的120亩土地流转了出去,正在建设集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南侯村支书杨太平补充介绍道。
在南侯村委会了解完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后,崔宇强一行便径直奔向了该村统计员杨海岗的家里。此时,已经有5户调查户已经在家中等候。
说明了此行的目的之后,工作人员随即将《农村劳动力调查问卷表》发放到每户代表手中。由于一些年龄较长的村民识字不多,崔宇强和工作人员便分头指导每个调查户填写。
“你家劳动力有哪些?近三年是否外出务工过?初次外出打工的情况如何?更换一份工作的原因是什么……”针对每一项问卷,崔宇强耐心细致的一一讲解着,60岁的许大妈在他的指导下,认真地填写着每一项内容。在问到家庭收支情况时,有些村民似有顾虑,这时,工作人员就给他们讲解国家的统计政策,告诉村民统计工作为居民保密的法规等。“你们代表着村里许多户这样的人家,要是遗漏了每一笔收支记录,往往会使统计部门发布信息数据状况出现偏差,继而影响到国家决策。所以,你们真实可靠的填写很重要。”在调查队工作人员循循善诱的引导下,调查户们严肃认真地完成了每一份问卷。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积极倡导“为国调查、为民服务”的理念,在服务上,着重打好服务“精品牌”、服务“亲情牌”和服务“保障牌”,使统计调查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调查对象。正是靠这种真诚优质的服务,才赢得调查户的理解和信任,最终换来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不久前,市长岳普煜对临汾调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统计调查数据准确性高、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也授予临汾调查队“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三
9月10日下午,尧都区吴村镇洪堡村委会议室。
临汾调查队副队长于葆华也是第三次来到该村调研,此次她来的目的主要是和村民调查户进行座谈。此次“百村千户”调查中,她调研的课题是非农经营活动。
“全村耕地面积4000亩,其中,集体土地有700多亩,人均7分地,村里的非农经营有彩钢制造、运输业、养殖业、饲料厂、家具厂、便利店、理发店、加油站等80多户……”村委副主任辛明道介绍完村里的情况之后,于葆华便和村里的非农经营户们一个个交流沟通起来。
“加油站占了村里多少亩地,每年给村里上交多少租金?加油站雇了几个工人?每年的营业收入有多少?”
“铸造厂占用的是村里原来废弃焦化厂的场地,目前,厂里生产哪些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地方?生产能力有多少?销量如何?”
“听说养鸡场里有3000只蛋鸡,3000只幼鸡,每年的纯收入有多少?”……
于葆华和村民一起掰着手指头算一算非农经营的收入,再算一算纯农户的收入。近距离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账算清了,数据翔实了,大家发展非农经营的劲头和信心也更足了。针对一些调查户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于葆华还适时地给他们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调查户们听了之后,会意地点点头,耐心地倾听着、认真地回答着。
为了锻炼调查队里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此次“百村千户”活动中,调查队要求,35岁以下的干部每人再自拟一个课题进行调研。随行的张文珠、王磊各带着自己的课题“农村环境设施改善”和“农村土地流转”,趁座谈之余,分头忙碌着……
据了解,几天来,临汾调查队班子其他成员董跃才、郇福记、贺武明也同时深入到贾得乡北席村、尧庙镇金井村、贾得乡东秦村分别就“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等三个课题开展调研。山西调查总队领导非常关心这次“百村千户”调查,活动期间,山西调查总队总队长刘顺国、副总队长陈并生先后来临深入现场进行指导,这次活动最终要形成系列调研报告服务各级政府领导决策和社会公众。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里,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像定格在黄土地上的美丽雕塑,无论盛夏酷暑,无论数九寒冬,他们用默默无闻的奉献谱写着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之歌,将一个个枯燥的数字化为生命的音符。 记者 李晓琳 文/图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