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为全力助推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侯马开发区综治委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深化平安建设的一系列会议、文件精神,以“六六联创”为载体,充分发挥综治部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发展第一、项目第一、环境第一”的理念,坚持“主动服务、高效服务、无障碍服务”,认真组织开展平安创建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活动,全力打造重点工程建设良好治安环境,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五无”目标,即:没有发生影响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网络炒作事件,没有发生因企地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危害重点工程建设的违法犯罪案件。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发挥平安建设“桥头堡”作用
综治委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活动,制订并下发《侯马开发区2013年平安建设行动计划》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部署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活动,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李山林任组长,党工委书记毛克明任第一副组长,“两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领导任成员的平安创建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活动领导组,具体协调组织活动的开展,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特别是公安分局将平安建设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项目化管理,制订方案,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掀起了平安建设和“打造百里汾河平安法治带”活动新高潮。
主动介入 积极作为 打造和谐安康的发展环境
针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苗头隐患,主动介入排查化解隐患,促进项目建设区域内的和谐安定。
一是紧紧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全面搜集相关信息,提前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做到“未开工先介入、有情况早知道”。二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理念,在主动发现矛盾、积极化解矛盾上下工夫,定期对建设项目区域内的企业和住户进行走访摸排,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地开展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冲突、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三是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原则,全力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坚决防止社会矛盾转化升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影响重点工程建设的矛盾纠纷4起,协助化解4起。整治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周边治安乱点1处,组织安全大检查16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5处。查处阻工行为1起、寻衅滋事2起,治安拘留3人。
突出重点 集中整治 打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
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用“零容忍”的理念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一是加强专项警情分析。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的警情分析研判,对涉及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治安和刑事案件第一时间出警处置,强化重点区域和企业周边治安秩序整治,保障企业生产生活安全。二是落实专项打击措施。对工作中发现的影响和滋扰重点项目进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无理阻碍施工、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揽工程等,坚决予以从快从重打击,确保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努力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创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三是实行“网格式”治安巡逻。实行治安巡逻进园区、进工地,同时整合群防群治资源,实行以公安巡防力量为主、重点项目安保力量为辅的“网格式”的巡防机制,提升巡逻防控成效。截至目前,公安分局成功破获涉企案件9起,为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4.2万元,追缴增值税款4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刑拘13人,逮捕4人,取保候审10人,起诉9人,抓获网上逃犯3人。
健全机制 跟进保障 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领综治工作,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全程服务,跟进保障举措。一是深化大走访制度。进一步深化大走访活动,定期对重点项目企业进行走访,广泛征求对综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涉及综治工作的问题。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制度。对行政审批和许可的事项,优先服务,提前介入,特事特办,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推出了“五心六办”的服务承诺。“五心”,即“热心接待、细心询问、耐心解答、精心受理、诚心服务”。
“六办”,即“重要的事全力办、困难的事设法办、限时的事计时办、分外的事协助办、个人的事下班办、所有的事认真办”。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三是完善警企联系制度。加强与投资方、建设方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积极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有效开展经济风险预警,指导企业防范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公安分局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克服诸多困难,推行警务前移,完善“警企热线”、民警驻勤等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包片、部门蹲点、挂牌保护、跟班作业、责任捆绑”等工作要求,将重点工程建设纳入争先创优考核范围,落实奖惩,时刻绷紧“重点工程建设无小事”这根弦和高压线。在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实现“重点工程在哪里,民警就出现在哪里”的目标,形成了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全程服务的良好局面。(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