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了 你的“钱包”还好吗?

2014-11-10 07:23: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不知从何时起,双十一”不再是单身光棍的寂寞派对,而是全民购物的狂欢盛宴。没有24小时的爱情,也没有24小时的约会,只有全天候的“疯抢”。每一次下单都在和他人赛跑,争分夺秒获得“优先权”后,等待包裹的心情却是一路忐忑,备受煎熬,不知盼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双十一”仿佛有种“致命”的吸引力,让人爱恨交织,却又欲罢不能。如今,购物大戏又登场,一场“血雨腥风”的“激战”在所难免。亲,面对滚滚而来的强势促销,你还能HOLD住吗?你的“钱包”还好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近段时间,许多市民都留意到,自己的手机简直要被各种各样的“双十一”促销短信给挤爆了,网购过、没网购过的店铺都纷纷发来活动预告,内容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所有消费品。

“双十一”的前夕,俨然成了各大知名电商互相较劲的战场,抛出的打折口号也颇为诱人。淘宝网延续“双十一,全场5折”的促销购物狂欢;京东商城打出了“11·11,真!正!低”;凡客诚品高举“11·11提前过,秋冬新品立享底价”。其他网站还推出了限时秒杀单品等都极具诱惑。

天猫商城在今年一改往日的限时抢拍路线,推出多款商品以“提前付定金,双十一付尾款”的形式来迎合市场。

记者随即用旺旺联系了多家店铺的客服,想了解今年的备货情况。

“往年我们虽然会提早备货,但无法预知买家的需求量,多生产又怕滞销。但是,往往热销品供不应求,总有一些商品被买家遗弃。”客服们普遍认为,今年的改变非常有利于买卖双方,多家店铺从十月开始发售定金,一是可以摸清买家的口味,方便计划生产;二是买家不用等到“双十一”就可以享受到特惠价,避免出现“有钱都抢不到”的尴尬。

为了争得一杯羹,各大购物网站可谓费尽心机,卯足了劲儿。

回想去年的“双十一”,淘宝、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都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点。时过境迁,今年的“双十一”能否超越去年的业绩还是个未知数。

“全年最低”是噱头还是实惠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11月11日主要电商全天共产生订单快递物流量约1.8亿件,其中80%来自淘宝天猫,较上一年同期增长85%,预计电商企业全天交易总额超过400亿元。全天各快递企业共处理6000多万件快件,是2012年“双十一”最高峰3500万件的1.7倍。

与此同时,疯狂扫货也带来了退货率飙高的后遗症,2013年“双十一”的退货率达25%,部分商家更高达40%。

某网站针对“网络购物退货率高的原因”发放调查问卷,其中“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送货耗时、渠道不畅”等原因成了70%买家的“心病”。

家住市区向阳华府的林女士对此深有体会。提及去年的购物经历,她大呼“伤心、伤财、伤身”,一连用了多个“伤”来宣泄自己的愤怒与无奈。

林女士是不折不扣的网购迷,从2005年接触淘宝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吃、喝、用、穿等全部网络解决。去年“双十一”时,她提早下手,将喜爱的商品全部收入购物车,焦急地等待着零点的钟声。

“必须赶在第一时间抢拍,手还不能停,要拼命点鼠标、刷网页、输密码,紧张到心跳加速。”好不容易等到支付页面,林女士选定的两双靴子竟提示没货了,这让她十分恼火。“我在零点准时点进去的,怎么可能一双都没有?到了11月12日,这两款靴子又神奇地出现了,我留意了下交易量,11月11日那天没有销出一双。很明显商家耍了个花招,用低价吸引来买家,又舍不得以折扣价出售。既然没诚意做活动,就不要参加‘双十一’。”虽然抢拍靴子失利,林女士还是成功地买到几件女装。“这个品牌当时是五折,满300元再减100元,卖得越多越实惠。我刷了半天,才买到一件羽绒服和两条连衣裙,花了1000元出头。”林女士懊恼地说,我还以为抢到了大实惠,没想到衣服做工很粗糙,针脚也不齐,羽绒服还厚薄不一,感觉像赶工出来的,和我平时在这家店买的衣服品质相差许多。”面对“一年之中的最低价”,多少人满怀欣喜地前赴后继,多少人在到货的一刻只剩眼泪。

从事会计工作的董女士也谈起了自己的“受骗”经历:我以为那一天的价格一定是最低,所以连拍了好几款商品。结果我订的货还没收到,其中的一款皮包已从210元降到了189元。还有几件商品在圣诞节后,一路跌到了两三折。最气人的是,我想退一件衣服时,却发现由于在路上耽搁的时间过长,那个订单早已自动确认收货了。”

“大战”在即抢不抢是个问题

从10月份开始,有关“双十一”的话题就频频打入新浪微博的热门榜。热衷于网购的市民们从这些“神一样的数字”里看到了“春运”般的节奏,紧张与兴奋一触即发。

“‘双十一’就像一场赌博,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是赚了,遇上物无所值就是赔。”连续3年倾情投入的岑佳佳笑言,不论输赢,我都想抢一把。我给我家宝宝挑了两件毛衣、两件棉袄,为老公选了一件大衣和两件衬衣,给自己的礼物是三款护肤品套装。我们全家都有份儿,一起享受狂购节。”第一次发力“双十一”的小刘,看到什么都一股脑地往购物车里扔,从零食、护肤品到衣服、乐器、家电,她感到自己的双手都已经失控。“我目前挑选的这些商品,加起来都上五千元了。我一会儿再筛选下,不是特别想要或者特别实惠的就直接删掉。”小刘对这一天充满憧憬,也带着几分忐忑,担心抢不上,也担心抢上了,东西不好怎么办。”“双十一”拼的是眼力、指法和钱袋子,玩的是心跳、刺激。只要零点一过,买家的一颗心顿时悬到了嗓子眼,生怕一个疏忽就和自己喜爱的商品擦肩而过。若是赶上网速不给力,或者一激动输错了支付密码,各种烦躁不安便接踵而至。一些市民从“秒杀”中练就“稳、准、狠”,以便技术成熟,所向披靡。

然而,跟疯狂的抢购族们相比,总有那么一群淡定的人,他们不为低价诱惑所动,他们不会熬夜到凌晨只为抢某件商品。当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进入梦乡,或许在心里嘲笑那些抢不上东西,正“哭爹喊娘”骂网速、嫌手慢的“剁手族”。

在联通公司工作的小杨已是三钻买家,却对“双十一”提不起兴趣。

“一些网络商城和淘宝店铺早已进入促销状态,给的价格也和‘双十一’的预告价格一样,没有必要等到那天去买。如果是急需品,更没有必要去抢了,到时物流也慢,便宜不了多少还误事。”小杨自诩自己为“理智派”,别管价格高低,有需要才是关键。”跟小杨有着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苏格由于“受伤”太深,只能对“双十一”挥手再见。“这几年在网上花了不少钱,满意的并不多。尤其是搞活动时候买的,失败的概率更高。”苏格将购物的重心转向实体店后,反而节省了一笔开支。

在“抢与不抢”间,有些市民还在纠结、犹豫。市民小赵坦言:“我确实买到过很实惠的商品,但也碰上过货不对板、水分较大的商品。我接触网购的时间也短,没有挑货的眼光,真不知道该不该抢。”

谨慎为上摸清套路再出牌

“双十一”脚步临近,促销的呐喊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如此“糖衣炮弹”,多少人又能在最后关头管住自己的双手。虽然败给过“双十一”的精明商家,但四钻买家温莎依然决定“勇往直前”。

“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卖家,毕竟我也抢到过真实惠。”温莎将自己的购物目标锁定为“只买所需,不抢便宜”,现在实体店的价格都偏高,如果件件商品都正价买,我的收入肯定吃不消。但是,一定要有计划地选择,不能光听信商家的宣传,自己要留心价格的变化。”如何才能买到真正意义上的当年历史最低价的5折商品,开过淘宝店的姜女士传授了几个小妙招:首先把自己看中的商品收藏,然后保持关注近30天内该商品的最低售价,并实时截图保存记录。最后就是等最后‘双十一’价格出来后一对比,就知道究竟当天优惠多少。对于容易盲目消费的买家而言,拟定一份购物清单很必要,看到确实实惠的商品再购买,买完就撒手,别为了省钱,反而浪费了钱。”市工商部门针对“双十一”可能出现的网购商品质量、网络平台服务、商品配送服务等问题,向“剁手族”发出消费提示:如果网上销售的商品价格不明确,或与市场售价相差悬殊,请谨慎购买,更要主动规避一些消费风险及消费陷阱,比如先涨价后降价、低价商品缺货等;网购时尽量采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浏览器,可以有效屏蔽“钓鱼”网站;要注意保存好购物商品的网页内容、与网上卖家的聊天记录等证据。

工商部门还提示,消费者收到商品应及时验货试用,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处理。若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建议先申请退款,通过电商企业平台实施维权投诉。同时提醒消费者,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是指货物到手的7天,运送过程不算在内,务必要把握退换的时机,以免商家翻脸不认账。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