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水利就是农业的命脉。管子曰:“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即水利设施与农业工程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从而保证干而不旱、旱而不涝,确保农业生产旱涝保收。2014年,我市将汾河河道的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纳入重点工程建设,兴修了一批大小水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从各个方面进行突破,汾河水畔生态面目焕然一新,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科学,居民饮用水更加安全放心,城市用水逐步走向节约型,全市12项重点水利工程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切实做到了让百姓放心、让农民满意。
生态修复成效凸显
汾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是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率先开工建设的工程之一,是经济带的生态工程,我市大刀阔斧对汾河进行了治理。汾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完成投资10.68亿元,完成新建和加固堤防6802千米,土石方2055万立方米,防护林和绿化1149万平方米,至此工程全部完工。目前,从霍州到侯马汾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绿化面积和蓄水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在河道治理方面,2014年,我市共实施了泗河、浍河、对竹河3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051万元,疏浚河道14.3公里,新建堤防23.8公里,完成曲沃、吉县和乡宁县11个项目(20万元以上岁修工程)的实施方案报批及完工验收工作。
指导有关县(市、区)水利(水务)局编制河道采砂规划。
水保生态建设开展顺利,超标完成任务。
淤地坝建设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一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顺利完工,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5万亩,占年度任务40万亩的101%。监督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检查了全市13家煤矿、30家铁矿、28家采石场,下发各类整改通知书50余份;审批了浮山、翼城等多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4个,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300万元。淤地坝防汛工作扎实有效,成立了淤地坝防汛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淤地坝防汛体系。
水库建设不断突破
小水库更新建设完成投资约1800万元,开工建设了蒲县四沟、尧都区仙洞沟两座小水库工程。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型水库——翼城县小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68万元,主体工程已完成。
积极落实了水库移民工作,开展了移民人口及直补资金兑付普查工作和2014年全市移民投资统计上报工作,完成了张峰水库安泽县马壁移民安置初步验收、和川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工程、东洪驿村(南湾)补偿兑付和房屋拆除工作。
农业生产捷报频传
我市农田建设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突破。一是重点县工程。曲沃县通过了省水利厅三年总体完工验收;襄汾县、尧都区、翼城县、隰县、侯马市2013年项目已全部完工,完成总投资1.24亿元。二是规模化节水试点县工程。翼城县2013年度规模化节水试点县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总投资1002万元,2014年度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1584万元,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14年度实施方案。三是小水电工程,去年实施明姜水电站维修改造项目和李村水电站增效扩容配套项目,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四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对各县(市、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审核,目前全市共设水管站97个,经审核全部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五是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汾西灌区2013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本年度已累计完成渠道防渗12.6千米及配套建筑物,完成投资3519万元。
水产养殖工作方面,大力发展连片池塘规模化养殖,共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5个,认证无公害水产品企业17家,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9000余亩;开展了渔业科技服务、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渔政执法、渔船年度检验和新船登记等活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完成渔业总产量7400吨,比上年增长13.8%;实现渔业总产值8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为了改善全市饮水安全和农村人居环境,2014年共建成饮水工程191处,占计划项目的154%;完成工程投资3678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35%,全年改善和提高了6.3208万农村人口和1.2277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标准,占全年任务指标的126.4%。
整体工程如期完成大水网涉临工程中,引沁入汾五马水库主体工程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7366万元,已完成下闸蓄水验收,等待调整概算批复,2014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西山沿黄提灌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27万元,已完成取水泵站、1—4级泵站主体工程,一、二级站机泵安装,压力管道铺设等;西里水电站已完成780米高程预验收,累计完成投资6100万元,近期将进行合同完工验收;清峪水库主体工程完工,累计完成投资4850万元,已完成库底清理验收,准备进行项目法人验收。
为了切实让群众了解水资源管理工作,我市加强水法规宣传。向市辖学校和社会发放节水知识、水法规知识问卷2.5万余份;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逐步推行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审批了龙子祠水源地保护等一批水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加大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和水源涵养力度;重点监测了全市的重点水源地、超采区及重点工业园区的地下水位监测;在全市开展水行政执法巡查,加强水行政执法。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