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享受改革红利

2015-01-27 08:33: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翻开财政工作的民生账本,可以看到市委、市政府谋求百姓共享改革红利的决心。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9亿元,增长18.6%。

在此基础上,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执行282.5亿元,其中教育累计支出41.24亿元,农林水事务累计支出31.6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40.34亿元……这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市财政加大支出用于改善民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让群众享受惠民政策带来的阳光雨露。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刀刃上。2014年,全市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市财政投入农林水事务支出316913万元。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全部落实到位,下达中央、省农机补贴资金8320万元,补贴机具15722台;财政补贴资金5979.7万元,使我市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面积达到596.07亩。及时下达粮食直补资金53179万元,其中综合补贴46306万元,直补6873万元,受益人口290余万,农户70万户。拨付2014年第三次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利息补贴4196.14万元、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补贴260万元、市级粮油储备费用1260万元,确保市级粮食储备、食油储备任务的落实。拨付猪肉储备补贴资金80万元、应急生活必需品补贴资金100万元。财政中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2489万元,市财政配套549万元,确保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和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摸清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底数,按投保规模安排配套资金预算,确保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改革成果惠及百姓

2014年,我市安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31176万元,安排城市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472万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3703万元。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8801万元。对全市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儿童资助1316万元,受助儿童达26425人次。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3373万元,增长11.06%,主要用于就业补助、城乡低保人员低保金、企业改革补助等项目。积极支持就业创业援助工作,统筹省、市、县就业专项资金18296万元,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等给予财政补助。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资金的投入力度,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贴息工作,全年拨付小额担保贷款中央贴息资金192.85万元,帮助更多的失业人员和妇女实现就业和创业。拨付中央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26162万元,其中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11379万元、公共租赁住房补助资金12461万元(县级5628万元、市本级6833万元)、廉租住房补助资金2322万元(县级1852元、市本级470万元),改善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用好财政扶持政策 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2014年,我市积极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健康成长。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要求,扶持小微企业、支持服务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和实施节能项目。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项目15类涉及47户企业,到位资金4118万元。下达各类资金8321.48万元,支持钢铁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项目。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开展了涉煤收费规范清理工作,积极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轻装发展,原有的5大类、42项涉煤收费项目均按要求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共取消、取缔收费项目21项;降低征收标准2项;规范收费8项;保留不变11项;暂停收费项目2个。应退还企业11060.5万元(其中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6044万元)已全部退还。预拨2014年度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4654.3万元,涉及出租车、农村道路客运、城市公交、林业、渔业五方面。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扶持,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注入活力。组织3家进出口企业申报了2014年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4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申报了2014年休闲农业示范项目;对35家符合条件的2013年度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贷款情况进行了摸底上报,30家企业得到534万元的贴息扶持。(记者 侯映坤)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