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工贸:熟悉的地方 别样的风景

2015-11-26 10:17: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23日上午9点30分,市区工贸购物中心如往常一般开门迎客。川流不息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车辆,空气里时不时传来阵阵喧闹声,似乎并没有因为是工作日而变得冷清。大门外,停车场的保安挺拔的站着,指挥来往车辆有序进入;大厅内,柜员们穿戴整齐,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位顾客,用心服务。这是新工贸开张后的第一个星期,也是工贸存在于此的第31个年头。31年,我们见证着它的变迁,31年,它承载着这座晋南小城的变迁故事。

    老地方 新印象

    在新工贸一楼,81岁的赵奶奶一家正在“周大生”的柜台前挑选商品。老太太身体很硬朗,爱说爱笑,就是耳朵听不清,她的孙子郭凯翔一直帮老人“递话”。“我媳妇快生了,听说新工贸开张了,奶奶就急着过来,想给她曾孙买个镯子。小时候,奶奶经常带我来这里,她总是说这里的东西质量好。”郭凯翔乐呵呵地说。当记者问起对新工贸的感觉时,老奶奶一个劲地笑,“好,好,亮堂,舒坦!”说着又指着柜员小姐说,“这女娃好,会说话。”新工贸运营部的总经理霍建锋对记者介绍说:“新工贸的定位是针对大众消费者,秉着‘传递生活,引领时尚’的理念,我们引入了很多中端商品和商家,种类涉及休闲女装、男装、运动服饰、婴幼儿产品等等,希望能适应大众消费的需求。”霍建锋说新工贸的亮点在于六楼的小吃城和七楼的主题餐厅,此外,新工贸更人性化地在每层都安排有特色甜品,供消费者小憩歇息。

    在六楼,高艺阳一行人正在挑选自己的午餐,高艺阳是山西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因为上午没有课,所以就和小伙伴们来‘逛吃逛吃’,感觉还不错,就是感觉吃的种类还可以再多一些!”“以前总觉得临汾缺点啥,现在感觉就是缺个这样逛完就可以吃饱的地方。”高艺阳的小姐妹插话说,她们表示,补充完体力还要继续逛一逛。

    看着女孩们蹦蹦跳跳的身影,霍建锋很是感慨。“我从2006年起就在工贸工作,到现在差不多10年了,不说顾客,我自己对这个地方是有期待的,所以看见顾客满意,我都发自内心的自豪。对于我们来说,口碑才是最好的宣传。”

    老面孔 新风貌

翟建平1984年就在工贸工作,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了,从普通员工到做出自己的羊毛衫,再到今天做婴幼品牌,翟建平说自己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这里。“从销售到管理再到能开自己的店铺,我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虽然说婴幼产品相比其它服饰类的商品利润要低,但是翟建平表示自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这是我回馈工贸的方式,也是我回报社会的一颗心。”在新工贸,像翟建平一样的“老人儿”还有很多,金申彪也是其中之一。1997年,他在亲戚的推荐下,从温州来到临汾,在工贸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铺。“当时觉得工贸这个位置不错,交通方便,但是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就做散货生意,后来老工贸装修,我也就离开了。”听说新工贸建成,金申彪又重新回到这里,开起了品牌店:“我走了两年,很怀念这个地方,这次我也尝试着做品牌。我在这里起步,也在这里进步,它对我来说意义非常。”

    老情怀 新担子

    办公室内,新工贸的负责人王振超正在和员工沟通各项事宜,手边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工贸的装修虽然大改,但是它内在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还是致力于打造最好的服务,给顾客们以家的体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还添加了私人订制服务,顾客看上的商品,我们甚至可以上门去送。”说起新工贸,王振超整个人都来了精神。

    新工贸依托老工贸的旧址,交通环境很便利,不管是公交还是打的都能快速到达。但是由于占地面积的局限,停车位就存在一定的压力。据王振超介绍,新工贸南边的停车场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地下停车场预计一个月时间也将完工。“我们为了让工贸更加人性化,舍弃了一些商业利益,在商城设置了两部剪刀梯、两部观光梯、一部客梯,虽然建设成本很高,但是满足了顾客的各种需求,还可以让顾客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楼层。”

    谈起这几天忙碌的活动,王振超说自己很受感动。“开业前,洪洞一位80多的老太太说要来看看,我本来想着她年纪大,天气也冷,就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开业那天,我真看见她了。其实不仅仅是感动,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老一辈的人对这个地方是有情结的,对我们来说他们不只是顾客,更是责任,我们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新工贸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市区解放西路重新绽放,它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适应时光变迁,演绎着它自己的篇章,而富于它这种可能性的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它的身后,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正在蓬勃发展……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