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刚刚过去的2016年,市财政局多方发力培植财源,激发经济活力,减轻了企业负担,改善了城市面貌与民生设施,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为我市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赢得了先机。
2016年,市财政局始终坚持“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全力支持”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多方发力培植财源,激发经济活力。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该局全力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大任务,全面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全省煤炭20条、17条,企业减负60条措施等清费减负政策,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助推企业发展。
此外,该局严格落实中央、省有关取消、免征、暂停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两权价款缓缴等政策,加强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管,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同比下降45.89%,罚没收入同比下降4.05%,减轻了企业负担,涵养了财政税源。
市财政局还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实体经济。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大力支持实体经济,设立了两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发展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新电子、节能环保、食品轻工六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组建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用于承接国开行、农发行支持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设、安置项目等政策性贷款;设立了3000万元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打破县域限制,高标准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游、吃、购、住于一体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同时,该局着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土地或国有资产的价值,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市本级先后投资6.4亿元用于鼓楼南北街道路改造、滨河东路南北延伸、景观大道建设、西赵路(东段)道路工程、市区畅通工程等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市中心路网框架,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让企业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