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 农业增效 文旅提档 三产提升
霍州市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
临汾新闻网讯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霍州干群齐心协力,瞄准“进军省强市、全面达小康,共建文明开放幸福美丽新霍州”的宏伟目标,鼓足勇气,再度出征。今年,该市继续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强力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规划建设32.5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布局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商物流等新型产业、高新产业,引领霍州经济走向低碳、高效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工业转型。围绕“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的思路,依托霍东新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32.5平方公里的霍州经济开发区。建立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引进投资机构开发经营园区,科学布局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商物流、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制造等产业。扶持霍煤机电制造等6家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服务好亿能新能源汽车制造,尽快完成生产线安装。推进华得宇光伏发电和七里峪风能发电项目,推动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运营。同时,帮助霍煤、霍电、兆光等大型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条、拓展经营范围、实施技术创新、培育新型产业等方面寻求突破,锤炼“产业航母”,成为推动霍州经济破浪前行的强劲动力。
农业增效。围绕“一园五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盘活其固定资产,理顺管理体系,规范运营模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重点建设优质干鲜果基地,发展壮大李曹镇、三教乡优质苹果种植,培植干鲜果深加工产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打造知名品牌。建设规模养殖基地,大力扶持同兴禽业、绿源乳业、聚盛牧业、健峰养殖等企业,着力发展一批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养殖企业。建设小杂粮基地,扩大三教乡、李曹镇、陶唐乡等乡镇小杂粮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市场份额。建设中药材基地,以西张垣农业生态园区为中心,发展黄芪、半夏等高品质中药材种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建设文冠果基地,扩大文冠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挖掘其药用、食用和工业原料价值,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文旅提档。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着力打造“一署两峪三小镇”。瞄准4A级景区目标,启动霍州署二期修复工程,叫响“华夏州署”品牌。加快推进七里峪景区客运站、站前广场、滑雪场、综合度假区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野生动物园、景区漂流等项目,健全景区功能,丰富旅游项目,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精品景区。加快推进陶唐峪景区建设,完成游步道、河道、餐厅等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景观。实施三个特色小镇建设。围绕传统村落文化、状元文化和梁衡文化,打造许村、贾村、下马窊特色文化小镇;围绕七里峪、陶唐峪景区开发,打造七里峪村、峪里村、茹村等特色旅游小镇,鼓励农民发展旅游接待、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产业;围绕印刷出版、文化装饰、影视动漫、广告创意等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创意小镇。同时,加快实施娲皇庙、观音庙、宋代瓷窑、千佛崖、三教庙和许村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工程,促进文旅融合,做强文旅产业。
三产提升。该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贷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扶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启动联源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基地,依托圆通、中通、顺丰、韵达等物流公司,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扶持乐村淘、固德网络、金蚂蚁等电商平台,打造智慧数字霍州,扶持鼓楼地下商业街、南街农贸市场、中镇商贸城、现代家具城等商企做大做强,推动三产上档升级。(陈鹏 张军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