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苏亚兵)每年夏季,傍晚来街边的大排档吃宵夜、逛夜市,成为许多临汾人的习惯。在市区平阳广场、贡院东街、五一西路等处,一些服装、鞋袜、饰品类夜摊以低廉价格吸引了很多市民。
此外,煤化巷、福利巷、滨河路等地的各类小吃夜市也成为不少市民朋友消夏的聚集地。但今年入夏以来,记者走访后发现,像滨河路、解放东路等道路上原先聚集的夜市都不见了。
“临汾人都爱去夜市吃饭,约上三五个朋友,点上羊肉串,再来几瓶啤酒,别提多美了。可是夜市不在谁楼下,谁不知道痛苦啊。”居住在福利巷的王先生说,自己家阳台下就有一家烧烤店,每天都吸引了不少食客,去年经过一次治理,烧烤摊都换上了油烟净化器,虽然油烟没了,可是每晚持续到凌晨一两点的喧哗声,让他和邻居们苦恼不已。今年以来,随着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店外经营没了,喧哗声、吵闹声也少了,多年没开的阳台窗户也能打开透透气了。
据悉,市区露天烧烤整治工作自2014年8月启动以来,强力推进油烟净化设施改造,积极实施集中整治的常态化,不断规范露天烧烤、饮食摊点经营行为,尤其是2016年5月以来,市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全面开展了露天烧烤整治,再次掀起了整治高潮。市容监察支队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和五部门《关于开展市区露天烧烤专项整治的通告》精神,从2016年5月12日开始,在市住建局的统一安排下,联合环保、公安、工商、食药等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联合整治。整治活动结束后,市容支队组建了23人的夜查中队,对市区夜间露天烧烤、饮食摊点实施长效化管理,推进集中整治的常态化,对临街所有露天烧烤、饮食摊点全部暂停经营,并强化对流动经营摊点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及时取缔,清理了流动经营摊点1952个,露天餐饮78家,店外明火经营173家。
今年以来,对露天烧烤、饮食摊点的治理主要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强化了3个重点区域和13条重点街道的巡查和管理,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对于所有的露天烧烤、饮食摊点继续停止经营,并安排人员强化对经营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巡查频率,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整治工作由主干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联合办事处、交警等部门解决市容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对于集中整治的效果,居住在原新银河超市附近张先生感同身受。张先生说,原先由五一路通往印染巷的这条道路上,两侧搭满了各类的简易小吃摊,不但晚上拥堵,就连白天也被堵得水泄不通,前段时间经过街道办事处、市容、环卫等部门的集中治理,这些私搭乱建的棚子全部拆除了,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的住户惊奇地发现,原来这条路竟然这么宽。
“虽然两侧私搭乱建的棚子被拆除了,宽阔的路面又引来了一些骑着三轮车的游商,每天都能看到市容执法人员在这里进进出出,劝导这些游商不要占道经营,效果显而易见。”张先生说,这条南北走向的路宽长不过200余米,是一条北宽南窄的斜胡同,南段最窄的地方不过四米,原先在这最窄的地方还摆着三四个卖菜三轮车,市容执法人员每天都在这附近巡逻,道路状况好多了。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