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治理油烟污染 还市民满满幸福感

2017-05-31 22:47: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5月28日早晨,袁先生拉开窗帘,打开窗户,阳光照进室内,卧室顿时充满了清新的空气。这个对其他家庭再普通不过的举动对于居住在七中巷的袁先生来说,已经期盼已久。

  “我在这里已经住了20多年了。自从前排房子变成了一个个小饭店,而这些饭店的厨房排烟口又正好对着我家窗户时,长年累月的油烟便挂满了窗户。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仔细看根本认不出这是个窗户。”袁先生介绍,因为油烟问题,他和前排的饭店不知道协商了多少次,改烟囱、加罩子,能用的办法都用了,但根本不管用。冬天还好,可是到了夏天,别提多难受,家中再闷都比开窗户强。

  今年春节和往年一样新换了窗纱,五六个月过去了,窗纱上除了灰尘外,根本没有一丝油烟,起初还以为是前排的饭店不干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饭店都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

  餐饮业油烟噪声污染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以来,对一直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食药部门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针对相关的环保知识欠缺,执法人员上网查询、多方咨询专业人士,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为深入宣传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迫切性,执法人员加班加点,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在2016年底、2017年初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将5000余份“通知”送到规划区内每一户餐饮单位,层层进行思想发动,轮番作战,共出动执法人员6000余次,发放“通告”3000份,并要求餐饮单位张贴在显著位置,对一些“钉子户”,多次上门讲道理,动员餐饮单位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共同维护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除了固定的饭店以外,在中大街、福利巷、煤化巷、华州路等地段都存在大量的夜市,由于夜间的经营时间长,给居民带来了油烟污染与噪音干扰。特别是一些紧挨着居民小区的夜市大排档,没有任何油烟净化装置,所产生的油烟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使得附近楼上的居民很少能开窗透气,引起一些居民抱怨。

  为了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攻坚目标顺利实现,市食药监局多措并举,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工作的开展。先后下发了《临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我市餐饮服务环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临食药监餐〔2016〕196号)、《临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临食药监办〔2017〕28号)等文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对照整改工作任务,对规划区内的餐饮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制定了临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境问题清单,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作战室,将1148户安装进度进行挂图作战,建立了局长、副局长、监管科长、监管人员分级负责的四级网格监管体系,做到了主要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干、信息沟通有人报;直面问题,加班加点,定岗定责,全体执法人员参与此项工作,挨家挨户发放“通知”、通告”进行宣传,蹲守在餐饮单位督促安装。

  截至2017年4月30日,我市155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共安装1148户,完成率100%。全市各县(市、区)中产生油烟的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全部也达到100%。

  投入的精力是巨大的,继而得到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居住在福利巷的王岩说,以往夏天的夜间,走在福利巷如同走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不但四处环绕着烤肉的烟熏味,还有令人烦躁的喧闹声。

  如今漫步在鼓楼南大街上,沿途的绿地、极富临汾地域特色的街头雕塑都让整个城市显得文化味十足,街道干净了、空气清新了、喧闹声也不见了,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得到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苏亚兵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