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六大特色”剑指农业产业扶贫“短板”

2017-06-17 09:19: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 记者日前从市特色农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剑指农业产业扶贫这一“短板”,高效快速推进杂粮、水果、中药材、蔬菜、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六大特色产业扶贫,坚持向规模要效益、向优势要竞争力、向品牌要生产力,构建产业带动力强、脱贫成效显著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切实增强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更好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推进杂粮产业扶贫。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发展谷子和杂豆2个重点作物,建设标准化杂粮基地3万亩。在蒲县、隰县两个贫困县建设马铃薯优质商品薯生产示范基地0.2万亩,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30亩,建立一级种薯生产基地3500亩。

  推进水果产业扶贫。全市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安排7个贫困县,改造中低产果园1万亩,示范推广1个果树优良新品种,建设2个千亩高效示范果园,实施果业沃土工程4万亩,建设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示范园1000亩,打造1个水果地域品牌和1个企业品牌。全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00场次,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明白人。

  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在安泽、浮山等太岳山中药材优势产区,发展以连翘野生抚育为主的规范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立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亩。引导合作社、企业建立道地中药材品种繁育基地,依托裕丰特等龙头企业,建立中药农业示范园,推动以旅游、文化传承、中医药养生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

  推进蔬菜产业扶贫。在10个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重点乡村实施蔬菜产业扶贫,新建设蔬菜面积2000亩,改建日光温室1000亩,新增食用菌产量2000吨;开发露地特色蔬菜4000亩;创建部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设施蔬菜集约化供苗率达到47%以上,大宗露地蔬菜集约化育苗供苗率达到7%。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扶贫。10个贫困县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8亿元,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和吸纳就业等形式带动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结对子”帮扶活动,重点抓好蒲县宝迪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和安泽连翘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饮片项目建设。

  推进休闲农业扶贫。重点实施好“2211”工程,即在全市范围内认定打造20个市级休闲农业采摘体验园、20个乡村“农家乐”示范点、1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争取发展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