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 今年以来,我市把发展特色产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深度贫困县脱贫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贫困地区脱贫主导产业,精准发力脱贫产业壮大行动。
实施“8311”产业扶贫重大项目。我市加快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步伐,实行业务单位牵头负责制,强力推进“8311”重大项目,发挥好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支撑作用。
培育深度贫困县脱贫主导产业。永和县、大宁县认真贯彻全省深度贫困县脱贫主导产业培育推进会精神,按照《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农林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重点发展苹果、梨等优质水果产业,编制发展规划,争取更多支持政策,到2020年提升发展水果26万亩,其中永和县11万亩、大宁县15万亩。汾西县围绕肉鸡、玉露香梨等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抓好梨园、养殖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
做大脱贫主导产业。各县(市、区)立足当地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产业,精心培育1个—2个规模大、品牌亮、带动能力强的脱贫主导产业。3个已摘帽县在产业壮大上下功夫,吉县结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抓好老果园改造,稳步开展有机水果生产,大力推广应用苹果标准化生产规程等先进技术,培育一批管理规范的示范果园;安泽县突出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持续推行“村委+公司+农户”模式,积极促进安徽井泉药业、河北泽丰农业科技中药材加工项目落地投产;乡宁县加快新大象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光华万头肉牛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做强做大琪尔康、戎子酒庄、凤凰山庄等特色品牌。今年4个摘帽县以产业项目到村到户为抓手,重点提升隰县玉露香梨,蒲县晋南牛、宝迪猪,古县核桃、中药材,浮山小米、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完善带动机制,增强带动能力。6个非贫困县扩大产业带贫覆盖面,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产业扶贫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