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动员群防群治 多轮联动合力攻坚
我市冲刺“秋冬防”攻坚卓有成效
3月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三,改善幅度排名第一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高秀云) 4月17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今年3月份11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情况,我市的指数是5.03,位居全省第三名,仅比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大同、吕梁分别高出0.19和0.04。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为-28.9%,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这表明,我市全力开展的冲刺秋冬防攻坚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同时也表明,我市的大气污染可防、可治、能治。
今年1月开始,接踵而至的重雾霾天气,将我市2018年至2019年前三个月的“秋冬防”战绩抹煞殆尽。2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决定从即日起至3月底,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一心,多管齐下,坚决打好“秋冬防”的最后一仗。一声令下,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社会各团体积极响应,各展所长,各司其职,一场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各县(市、区)和职能部门多轮联动,合力攻坚。市生态环境、工信、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我市错峰停限产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大。2月21日起,对钢铁、焦化、铸造、化工医药、火电、建材企业六大重点行业和建筑工地,采取分类管控措施,提前实施错峰停限产补偿措施,以错峰减排有效抵消居民采暖增加的污染排放总量;强化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污染治理,2月-3月,累计出动执法次数9466次,执法人员44074人次、车辆8002辆次,检查过境车辆66.1万辆次,劝返和绕行车辆20.5万辆次,教育警告不符合规定的车辆3059辆次;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管控。全市281家建筑施工工地按照6个100%要求进行规范化整治,建立了全市建筑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市区两级全部实现联网。5000平方米以上土方工程、建成区内的建筑工地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开展了扬尘污染管控专项行动。3月1日起,在市区及各县城建成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包括城市大清洗、裸土大治理、工地大排查的城市大清洁专项行动;倡导绿色出行,重污染期间实行市区车辆单双号限行,公交免费,“秋冬防”期间免费运送客流量1560万人次。
督查组和执法人员层层递进,督促整改。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帮助下,我市在常态巡查的基础上,又组织了5个层次的监督检查,压实基层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一是市领导带队,多次深入一线开展实地检查;二是由正县级干部带队的6个市委环保重点工作督查组,对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等6个平川县(市、区)开展持续督查;三是市生态环境、工信、住建等七部门班子成员带队,成立7个联合执法组,对7个平川县(市、区)开展重污染应对督查;四是有关部门对焦化、钢铁、火电、水泥等重点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全天监督;五是与供电部门紧密协作,成立3个检查组,一组通过用电量、在线监测数据、生产量的核查,每天分析,每天研判,形成问题报告二组;二组根据一组提供的异常生产企业名单进行现场核查处理;三组对二组查证落实的问题进行交办督促整改。
“一市一策”专家组科技治污、精准施策。2月27日起,在生态环境部“一市一策”专家组支持配合下,开展监察、监控、监测“三监联动”专项执法行动,对焦化、钢铁企业排放情况逐一进行专业排查,集中会诊,尽最大可能减少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一市一策”专家组还深入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曲沃县、洪洞县等沿汾6县重点区域就散煤、扬尘、餐饮油烟等问题进行调研和测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及时整改。同时,“一市一策”专家组还开展了一系列既抓眼前又重长远的系统研究——开展源解析工作;组织召开临汾市秋冬季重污染研判分析会,完善重污染应急会商机制;借鉴外地扬尘污染管控经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扬尘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群团组织和新闻媒体擂鼓助威,鼓劲加油。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以“美丽临汾·我们在行动”为主题联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宣传活动,动员更多的群众投身环境保护,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环境保护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临汾日报社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办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专刊》,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采访团出征仪式。临汾电视台播发了环保专题报道,记者们走进企业厂矿现场采访,走上街头巷尾宣传发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保护环境舆论氛围。
头条短评
一鼓作气 再创佳绩
□ 高秀云
人心齐,泰山移。虽然“秋冬防”总成绩我市依然落后,但3月份的成绩单却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在焦虑中增强了信心、提振了士气。
“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形、传统的散煤采暖方式、偏重的产业结构及不合理的产业布局,方方面面的因素叠加,令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异常艰难。
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说,生态环境是临汾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以最大决心、最严制度、最强措施唤回临汾的蓝天碧水。
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一兵强调: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咬紧牙关、爬坡过坎,拿出“硬措施”、啃下“硬骨头”,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我市冲刺“秋冬防”攻坚的成功实践表明,只要全民参与,上下同心,只要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一定会云开雾散,唤回蓝天。
目前,随着气象条件的好转,气温的升高,导致重污染的多种因素减退,但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基础依然很薄弱,结构性污染等环境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冬病夏治,一刻也不能放松。
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检测,消除污染源,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将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降到最低。
重污染企业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加快转型步伐,实现超低排放。
广大群众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各项公益环保活动中,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习惯。同时,要勇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临汾是我家,生态环境靠大家。让我们勠力同心,与绿色同行,向污染宣战。相信天蓝地绿、山水相融的美丽临汾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