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作为我市“一市两园”重点布局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成立于2011年12月、位于侯马市的陆港科技创新园,是我省转型综改试点园区之“科技创新园”。
陆港科技创新园里,陆港大道、熔铸路、友谊路正如火如荼地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市转型综改的步伐提供着一个个的“加速度”。
随着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获批,我省综改试验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相关的优惠政策将陆续出台,这为我市“一市两园”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任务为着力点,抢抓机遇,全力以赴,促进工业产业转型。
作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先导区的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是我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我市建设中西部物流大市的重要依托。园区建成后,将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聚生产要素,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陆港核心区。重点打造现代物流、现代制造、出口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建设对外贸易集散中心、新兴加工制造业中心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工作,将其与“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全力打造成辐射半径300公里的中西部 地区物流集散中心、生产性物流配置中心和先进的制造业加工中心,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集新兴产业、新型城市于一体的现代经济体,实现“千亿产值,百亿利税”的宏伟目标。
今年年初,起步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的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区,总体规划和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园区用地布局、绿地面积、综合交通、景观风景、配套设施建设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编修任务。对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9个村庄、2845户、10660口人,制订出了拆迁补偿方案和还迁设计方案,目前选址土地手续已经报批,设计图纸也已拿出,正在征求各方意见,预计年底可开工建设。同时,已开工建设的园区陆港大道、熔铸路、友谊路正在进行路面平整,到年底便可完成水稳层铺设任务。
据了解,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区先后与北京中核投中原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现代集团江苏现代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和君集团和达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就园区基本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成投资合作意向;与台湾融伍国际投资集团、中国电传动车国际控股集团、广州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苏邦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双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就建设科技工业园项目、电传动汽车项目、国际名车会展项目以及玻璃深加工项目进行了实质性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其中,年产180万吨转炉炼钢项目、年产300万吨煤焦项目已开工建设;国际名车俱乐部项目、玻璃深加工项目已办理土地批复手续,年前可开工建设;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已进入紧张有序的后期施工阶段;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的方略联检办公大楼已进入整体装修阶段;40000平方米的仓库建设正在地面铺设;物流园区道路、站台建设已经完工,部分已投入使用;供水、供电、通讯、排水等管网建设已全面竣工,到年底可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这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必将改变我市发展格局,为经济腾飞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目前,陆港科技创新园正在有序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区、科技创新孵化区和现代物流产业服务区三个功能区的建设。据了解,科技创新产业区已有新百佳 3D数码电子、惠科液晶显示器、新一格数码等多个项目入驻;科技创新孵化区已吸引了中信机电、高新产业孵化中心等一大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入驻;现代物流产业服务区已有中铁集装箱运输、西安远洋国际货运等多家大型物流公司入驻发展,海尔、美的、波司登等大型企业也在这里设立了物流配送中心。
数字显示,园区已入驻企业达61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冶炼铸造、食品制药、新型材料、新型能源与节能环保五大主导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企业。
为保证科技创新园建设顺利推进,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进行创新,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陆港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山西国际园区有关管理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明确由山西国际陆港园区管委会对科技创新园建设实行“七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管理、统一项目准入、统一用地审批、统一制定优惠政策、统一开展招商引介、统一建立融资平台、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健全了管委会内设机构,下设综合管理处、招商引资处、规划建设处、土地管理处、土地收储中心、投资开发公司和侯马、曲沃两个陆港办,具体负责科技创新园建设有关事宜。这些工作机制、办法的创新,保证了科技创新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