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节能减排,这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那么,我市在今冬供暖中将如何实现节能减排?11月13日,记者就此来到市热力公司进行了采访。
“今年供暖和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以科学运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主题,在设备的运行上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提出‘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管网全平衡理念’。在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管网的平衡工作上(二次网各楼宇间的流量平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全平衡理念(使得楼内户与户之间达到流量平衡),希望最大限度的平衡以改善热力企业的供热效果,使热用户公平享受用热福利。第二个亮点是逐渐完成枝状管网向环状管网的改建。环形管网水力工况及水利稳定性好、只需要切断阀门就可以将原管线的供热能力翻一倍、运行安全可靠,抢修效率高,调节、调度多样性。既能有效节约成本,又能大大缩短事故影响的区间和时段。”市热力公司总工程师宋云鹏为记者介绍。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市热力公司不断探索,摸索建立了一整套供热工程建设、管理、经营的全新理念:大范围采用“无补偿直埋不预热”施工工艺,建设成本直接降低20%以上。集中供热的实施,使我市脱硫、脱销、除尘全面升级,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幅度降低。近年来,我市市区拆除燃煤锅炉810余台,拆除“城中村”小锅炉2190台,直接节约城市用地2.5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煤111.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00吨,减少烟尘8822吨,减少炉渣73308吨……这些措施为改善市区空气质量、解决市区居民冬季采暖问题、治理市区环境污染作出了突出贡献。
减少热损,是节能减排的又一有效抓手。在确保硬件设施基础上,市热力公司优化市场开发,提高管网利用率,及时消除管网跑、冒、滴、漏现象。那么,怎样在工作中节能减排、减少热损?负责贡院街西供热站的工作人员兰亮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如果以换热站为圆点画圆,合理供热半径为500米到700米,供热半径1.2公里。超出合理供热半径,会出现前端过热、末端过凉的状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为二网管道添加流量平衡阀,通过调节阀门将前端用户管道的热量到达末端用户的管道,前后热量保持一致,这样不仅能保证周边居民的优质用热,还能使市区整个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此外,市热力公司还推出便民措施,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随时接受居民的咨询和信息反馈。同时,公司确保24小时抢修抢险应急不间断、供热运行调度不间断,对供热设备运行情况和供水、回水温度等参数情况进行实时检查,确保广大市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本报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