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钱包,各种会员卡、银行卡、积分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不难发现预付会员卡的身影,相信很多消费者在一次性付费过后,很少会有人去认真思考,这些预付会员卡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实惠。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预付会员卡普遍存在
200元的洗车卡、500元的美发卡、180元的打奶卡、100元的擦鞋卡、750元的孩子游泳卡……市民小杨打开钱包一看,仅预付会员卡就有8张之多。
“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这种预付会员卡,如果不办,同样是消费,就会比办了的会员多花出很多钱,我算了算,觉得办了预付会员卡后消费比较划算,因此还未消费,手中就已‘砸进’了2000多元钱的预付会员卡。”小杨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拿孩子游泳来说,不办预付会员卡的话,孩子每次游泳的消费为40元;如果一次性交750元的话,不仅能得到30次的游泳卡,而且可以得到商家送的100多元的礼品,孩子每次的游泳价格仅用25元。这样一来,孩子同样是游泳30次,办卡后就可以省下450元的现金和100多元的礼品。
“之所以办预付会员卡,就是为了享受商家给予的优惠,像打奶卡和擦鞋卡,如果办了预付会员卡的话,就能享受到便宜一半的优惠,这样长期算下来,享受到的优惠数额还真是不少。”小杨表示。
【调查】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选择办理预付会员卡的消费者大多都是抱有像小杨这样的心理,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省钱,事情果真如此吗?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否认。
预付会员卡之陷阱一:会员卡消费“缩水”
50岁的张女士每个月都要去理发店打理一次头发,一年多以前,因经常光顾的理发店办起了会员卡(有会员卡剪发10元/次,没会员卡剪发20元/次),因此张女士也办了一张充值会员卡。“反正每个月都要打理一次头发,办张会员卡消费也划算,并且商家充值还返利,充值100元多返10元,充值200元多返30元,充值越多越划算,这样算下来还不到5折。”自以为占了便宜的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在刚刚办卡消费了半年,商家剪发的会员价格就涨到14元/次,一年过后,剪发会员价继续翻翻,涨到28元/次。
“本来以为充值200元的会员卡怎么也可以消费一年半左右,没想到商家的价格是一涨再涨,而我手中的会员卡也再不断‘缩水’,这样算下来,根本没有享受到预期的次数。”碰到张女士这样遭遇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美容院、理发店、洗车行等商家,每隔一段就会重新调整一次价位表,这就意味着,每隔一段时间,消费者享受的会员卡优惠就会缩点水。
预付会员卡之陷阱二:换老板=卡作废
“我曾一次性给家中购入50张水票,结果才用了20多张就不能用了,原因就是因为经营的老板换人了,之前购入的水票全部作废。”事情虽然过去两年之久,但提起这事,小赵仍显得很气愤。
市民卫女士也有这样的经历,侄女送的500元理疗养生卡,一次还未用,等打算消费时,才发现商家已关门大吉,会员卡上的电话也已停机。因没有任何票据,也没办法维权,卫女士只能自认倒霉。
除了以上两种陷阱外,生活中,还有的消费者有遇到商家要求强制消费,服务过程中强制向消费者推销其他商品或服务,并从卡中予以扣除;商家对卡券消费设定限制范围,有的卡券到期作废余额不退;商家在消费者办完卡后,擅自改变服务内容和承诺等众多陷阱。
商家是会员卡最大受益者
“商家之所以以预付会员卡的形式来给消费者带去优惠,除了通过办理会员卡留住顾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获取流动资金的一个有效方式。”一位在商界有着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的业内人士表示,预付会员卡都是消费者把一定金额当成预消费交给了商家,虽然每人存进去的钱不多,却起到了激活商家整个现金流的作用,且不用承担太大风险,也不用支付利息。
【疑问】会员卡到底该办不该办?
说到这,相信很多消费者会提出这样的质疑,“既然预付会员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带来的优惠多,那再碰到时到底还要不要办理了?”一经济学专家表示:会员卡从商业模式上讲,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商家既锁定了盈利、稳定了客源,又缩短了资金流转周期,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一定实惠。
但由于企业经营的风险,以及定价权掌握在商家手中,因此,消费者在办理预付会员卡时,要选择信誉较好或者已经经营较久的商家,以免上当受骗。
【建议】理性消费是关键
不管商家推出的优惠幅度有多诱惑,消费者在选择时都应当做到理性消费,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量购买预付消费卡,不要贪图便宜一下子大量购买,以避免承担过多风险。对于服务期限较长的预付会员卡,消费者更要提高警惕,对预付会员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等细节要了解清楚,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最好签订书面协议,并应注意保管各种预付会员卡的发票、票据,一旦权益受损,可向有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