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蒲县,寒风阵阵,但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里都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垃圾清理点,环卫工人们细心擦拭着垃圾桶等环卫设备,清理消毒;繁华街道,交警们认真维持交通秩序,行人车辆井然有序;公园绿地,园林师傅们辛勤劳作,孩子们玩耍嬉戏;河道旁,住建系统20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认真捡拾着垃圾;街道社区,青年志愿者们进行着“三城联创青年先行”宣传倡议……在县城南大街,占地12亩的翠屏公园格外引人注目,清雅素净的亭台回廊外灌木披挂起金灿灿的衣装,虽然天气渐冷,但仍有不少市民饭后结伴漫步其中,练练太极,跳跳健身舞。“出门步行几分钟就是公园,每天心情都格外舒畅。”经常来此散步的席大妈说道。
除翠屏公园外,蒲县还有5处这样的园林景观均匀分布在县城之中。不用步行多远就能到达公园绿地,蒲县的老百姓对此津津乐道,大家在这里其乐融融,成为展示这个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
这背后,体现的是蒲县决策者们创建文明和谐县城的思路。“如果把公园换做楼房,搞房地产开发,无疑对刺激经济发展更为‘利好’,但我们明白市民更需要的是休闲空间,公园对群众来说更有‘绿’可图。”蒲县的决策者们如是说。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使创建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成为该县在创建文明和谐县城过程中坚持的准则。
在创建文明和谐县城过程中,蒲县牢牢把握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媒体报道、网络调查、走访问卷等方式,努力让群众成为城市创建的知情者、参与者和决策者。出台环境卫生、道路、燃气、绿地系统、供水、供热等16个专项规划编制;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4.6亿元,启动实施了24项城建重点工程,其中旧城区主街道改造、奥体中心、锦绣大桥竣工投用,锦绣公园、锦绣小区、蒲红路改造、滨河大道西延等工程开工建设,创建的每一步都体现着群众的意愿,凝结着群众的期盼。
道德是一种力量,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蒲县县委、县政府把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新风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把创建工作视为润物育人的过程。
“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普通的人变得不再普通。”这是人们对蒲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蒲子好人”寻找推荐活动发自内心的感叹。
在“蒲子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中,不少人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有如此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普通人。“评选对象都是最基层、最普通、最平凡的市民,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一位干部这样感慨道。
“做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蒲县人。”该县立足企业、村镇、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突出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着重推选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影响大的先进典型,使推出的“蒲子好人”可敬、可信、可亲、可学,使推荐评选成为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载体。他们还将评选结果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蒲县通讯》,以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人们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倡导人人争做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市民,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内涵。
如今,道德大讲堂、雷锋志愿服务队、文明餐桌、文明窗口等都已在这个美丽的山城生根发芽,从它们中走出的一位位模范道德人物,一个个文明单位家庭已然成为创建蒲县文明和谐县城的细胞,推动着这座美丽的山城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作者:陈沛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