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加固以后,没事时候,我们常去水库边看看,欣赏水库风光。”“以前水库有问题,我们总是提心吊胆,尤其下大雨,就怕哪天溃坝了,现在水库大坝结实了,倒成了我们的平时好去处。”话里话外,传递出曲沃县北董乡景明村村民的安心与喜悦。沸泉二库位于景明村东南的浍河一级支流黑河的支流天河上,于1977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水库保护下游3个村庄、2875人、2500亩耕地及4公里县级公路的防洪安全。大坝经过加固改造后,清水潋滟,浮光耀金,忘情展示蜕变后的魅力,而这只是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可见一斑。
我市共有中小型水库54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小(1)型水库16座,小(2)型水库31座,主要分布在汾河、浍河、昕水河、清水河、芝河上,涉及尧都、侯马、洪洞等12个县(市、区),由于建库年代都久远,加之当时条件所限,设计和施工水平偏低,现在部分设施存在老化失修、建管脱节、险工险患多的问题,影响水库正常运行。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经是燃眉之急,势在必行。
2011年,一纸文书下达。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把小型病险水库和中小河流治理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市水利局以此为契机和抓手,专项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向病险水库宣战。
水库整治,控制质量是关键。为实现“除险一座,安全一座,受益一座”的目标,市水利部门严格把关,用强硬手腕扎紧了制度的“篱笆”。首先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任务,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项目法人具体实施,层层签订责任状,其次严格落实项目管理。
一是坚持“四制”,即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二是严把“四关”,即严把质量监督关、分级责任关、质量验收关和工程安全关;三是建立“八盒”,即内业资料严格按照基本、设计、招标、监理、施工、管理、财务、验收的“八盒”分类建档管理。
3年来,市水利局统筹安排,在勘查、设计、评审、审批和招标各环节上,做到环环相扣,专人跟踪。为了严格按照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市水利局委派专人常驻水库工地督战,现场控制施工质量,随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构建全覆盖、全方位、无缝隙工程安全巡查网络。
仅今年来看,上级相关部门共投资7202万元,在我市实施和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项。
截至目前,我市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6座,小型水库也仅剩3座尚未加固,预计“十二五”期间可全部完成。
如今的临汾水库显示出一派祥和安宁的气象,仿佛一块块流光溢彩的水晶宝石镶嵌在临汾大地上,它所折射的光芒正把我市映照成一个水美宜居、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城。
本报记者 姚建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