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实现“临汾梦”的重要承载

2014-01-29 08:57: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13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牢牢把握工作关键环节,改革发展稳定总体向好,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转型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回眸2013,我们喜悦振奋!展望2014,我们信心满怀!从今天起,本报开设《2013亮点扫描》栏目,与读者共同追忆建设足迹,争取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为龙头,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深入开展好“四个年”活动,继续在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的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

 

“要把‘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作为临汾转型综改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2013年,随着综改政策稳步实施,“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成为引领临汾未来的重要引擎,加上汾河流域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独特的人文优势和特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使之成为实现“临汾梦”的重要承载。

早在2012年年初,在“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的引领下,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并将其作为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载体和引领临汾未来发展的龙头,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精心培育。

2013年,“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地位进一步凸显。无论是启动实施的尧都、襄汾、霍州、洪洞24.3公里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约200公里的滨河东、西两条快速路等交通道路建设工程,千万吨级特优钢循环工业园区、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等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还是大槐树、尧庙、广胜寺、七里峪、陶唐峪、丁村民居、晋国博物馆等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工程,以及以临汾、侯马两个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工程,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作为决定临汾未来的战略承载集聚效应显现出来,辐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生态农业建设。在推进城乡生态化的过程中,本着“资源共享,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的原则,按照“社区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繁荣”的总体思路,我市扎实做好生态社区和生态农业建设。在生态社区建设上,进一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工作,以尧都尧庙、洪洞甘亭、襄汾汾城等5个重点镇为试点,推进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上,尧都生态产业园、洪洞甘亭现代农业转型综改示范园等10个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齐头并进。同时,加快建设以西山水果“双百”工程为龙头的特色农业体系。

生态工业建设。通过全循环、高端化、规模化、多元化,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提升力度,提高生态产业链的关联度,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培育了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千万吨级特优钢循环工业园区、大型煤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18个新型工业园区。

生态服务业建设。以“根祖文化”和“尧文化”为核心,重点推进了大槐树、尧庙、广胜寺、七里峪、陶唐峪、丁村民居、晋国博物馆等17个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打造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等6大物流园区,力争把临汾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吞吐基地。

生态城镇建设。围绕建设临汾都市圈、侯马都市圈,大力推进临汾、侯马两个中心城市,霍州、洪洞、襄汾、曲沃4个大县城,大力推进霍州大张、洪洞赵城、曲沃高显等19个重点镇和新农村连片建设。

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按照“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市进一步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重点实施了百公里汾河河道治理与修复工程以及涝洰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同时,加快实施村镇绿化、通道绿化、生态经济带、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构建生态优美的自然生态体系。

为有效拓宽发展路径,加速经济带建设,我市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工业生态化建设方面,开辟产业与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路径。同时,进一步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激发各方活力,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运行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新农村连片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两区同建”衔接的路子;自然生态修复治理方面,探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机制;生态城镇建设方面,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生态文化旅游方面,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旅游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有效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

今日汾河,如玉带环城。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改善了临汾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环境治理的“华丽转身”,也充分发挥了工程的民生、生态、经济、景观等多重效益,成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先行先试“四位一体”建设的典范;经济带内的园区建设正在加紧实施,并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同时,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文化旅游园区的建设,让农民走进园区劳动、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实现农村管理模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业规模经营三大变革,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最终构建起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

如今,迸发出无穷力量的“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在支撑起临汾“沿汾崛起,两翼齐飞”整体转型跨越新格局的同时,也将一个饱含着生机、迸发出活力、充满了希望的新临汾展现在世人面前。沿汾两岸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各大园区内熙来攘往的人流物流,显示着我市上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发展要富裕的步履坚定不移、稳健豪迈!(记者 段碧蓉 实习生 姚晓元)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