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孵化区、产业成长区、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基本形成,孵化、培育、示范、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一个可以推动特色产业集聚,提高再就业能力的侯马普天小微企业创业园浮现在人们面前。
随着小微企业发展的铿锵足音,一批批好项目纷纷落户、投产,一些像侯马普天小微企业创业园一样的企业也在悄然成长,使全市的经济“底盘”得到进一步加厚。
为了破解小微企业创业发展难题、激发市域经济活力、推动转型综改,我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搭建起一个个促进全民创业崭新的平台。
努力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和培育工程2013年,全市继续深入开展大中小微企业的产业衔接和协作配套工作,提升中小微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为企业搭建一个交流产品供求信息、建立合作关系和转型发展的平台,促进全市的中小微企业扩大经济增长点,增加经济效益。按照“创业促就业,就业保稳定”的原则,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动员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全市创业服务大局,形成创业合力,创业服务的基础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
完善创业激励和推动机制,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强创业引导,改善创业服务,开展创业培训,建设创业基地,不断提高创业孵化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和培育工程,全年培育小微企业超1263户,新增就业岗位42300个,使我市省级创业基地达到4个,小微企业服务站12个。以人才强企战略为引领,人才培训、职称评定、技能普及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鼓励企业技术管理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升级2013年,全市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我市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先进典型。
开展产业政策调研活动,为指导全市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2013年,全市把铸造业作为开展协作配套工作的主要行业,目前,山西亚华制盖公司、山西汤荣机械制造公司等18家中小微企业与大中企业建立了协作配套关系。组织管理咨询专家赴企业,开展中小企业健康体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围绕危机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开展企业精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战略决策能力。
推动成长性“小巨人”企业发展“小巨人”培育工作是省局“十二五”期间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2013年以来,全市在“小巨人”培育方面制定下发了培育“小巨人”培育方案和规划,确定了我市“十二五”期间培育50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并 在政策、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经过深入调查、反复核实推荐“小巨人”培育目标备选企业38家,其中壮大期企业6家,成长期企业9家,初创期企业23家。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市强化中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源,积极探索建设中小微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方式办法,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掌握分析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和趋势;加强重点监测企业直报调度,突出重点区域领域,进一步扩大直报企业范围;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摸清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强化指导服务和特色帮扶,重点抓好融资和市场开拓;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指导和管理,提高中小企业担保服务质量;继续与金融部门、企业携手,抓好“送金融进企业”活动,“助保贷”、“惠商贷”惠企业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展会,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