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沛)“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创办科技型企业;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在煤炭遇冷的背景下,如何加快产业转型,蒲县县委、县政府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升级三大战役,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动作,集中力量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新年伊始,蒲县为提速工业转型上紧了发条。
打好招商引资主动战。体量求“大”。锁定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瞄准国内500强和大型国有企业,点对点对接,商对商跟进,全面加大攻势,把目光、精力、资源聚焦到大项目上,以重大项目的突破推动引资总量、规模和档次的提升。质量求“高”。摒弃拼资源、拼优惠做法,注重土地利用集约度、资源消耗节约度和生态环境保持度,选择能够发挥本地产业优势、附加值高、关联度大的项目,补缺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继续加大沟通跟进力度,鼓励在外蒲县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促进农业、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方式求“活”。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采取敲门招商、定向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集中精力到要素紧缺、项目承载力饱和的密集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提高对接率和成功率。效果求“实”。坚持以招商实绩对乡镇、部门排位次、定奖惩,对“六位一体”推进情况一月一汇总、一季一排队,比公关成效看项目落地,比服务效率看资金到账,全面检阅“走出去”的力度和“盯上去”的成效,确保全年签约项目资金200亿元以上。
打好产业升级攻坚战。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思路,依托创新驱动,推进高端引领,加快产业集聚,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业向下游延伸。围绕煤电材、煤焦化、煤电化等产业链,规划煤制油、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项目,完成500万吨焦化基地一期、宏源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宏源凤凰台煤矿竣工投产,潞安伊田、山煤豹子沟、宏源北峪3座进入联合试运转,山煤万家庄、煤销昊锦塬2座完成基建任务,全县形成1770万吨生产能力,年产原煤800万吨以上。铸造产业向高端升级。通过招商引资,整合赢晟园、锦英、鑫永鑫、弘图4家铸造企业,发展汽车零部件铸造加工,建设临汾西山最大的高端铸造生产基地,年生产铸件10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8000万元。物流产业向周边辐射。致力构建“带动西山、辐射全市、直通沿海”的物流体系,加快建设肖家沟现代物流园区煤炭集运站项目,年内完成60%工程量,带动建设克城、黑龙关、薛关3个配送中心,建成后可一次性储煤100万吨、年发运量1000万吨以上。新兴产业向多元迈进。紧抓重量级开工项目,大唐100MW风电项目完成升压站建设和15台风电机组安装任务;紧逼潜力型在建项目,龙祥干法水泥二期日产4500吨熟料项目试运行,东河煤机维修制造项目建成投产;紧跟引领性签约项目,督促尽快落地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
打好园区建设大决战。建好园。加紧编制五大园区总规和详规,启动实施水、电、路等“多通一平”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公共要素供给。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参股、控股、独资等投资经营方式参与园区基础建设。育好园。从今年开始,工业用地指标重点放在园区,停产倒闭企业的闲置土地置换到园区,优先保障园区项目建设用地。加快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建成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再利用中心,实现企业内部小循环;对产品、原料、副产品相互依存度高、关联性强的企业集中布局,实现原料与产品、企业与企业之间大循环。管好园。
成立园区管理机构,强化对入园企业的运行分析和监测调度,建立“技术引进、项目报批、土地审批、资金争取”全程代理服务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使园区成为投资“洼地”和经济“增长极”。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