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生机盎然,一条条新修机耕路平坦坦通,一眼眼农田机井成了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初春时节,在霍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这里散发着现代农业的气息,这里注入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滚滚热潮,这里呈现出大开发大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喜人景象。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高效农业改造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都相继建设完成,富民优势日趋凸显,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广阔的大地上,唱响了霍州农业综合开发的希望之歌。
近年来,霍州市按照“规模化开发、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一岗双责三服务,八注重八实现”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三大基地建设,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扶持引导龙头企业为带动点,全力打造农发品牌,着力改善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农业综合开发立足之地是农村、发展之重点是农业、服务之对象是农民。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的生活富起来,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目标。为此,该市牢固树立富民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渗透到农发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让富民理念引领农发工作的方向。为此,该市通过宣传政策、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人地矛盾等措施,让农民充分理解、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做好工作创造条件。
针对当地农业开发区域分散、连片整体开发未能成片、开发效益发挥潜能减少这一状况,该市专门组织农发技术人员对全市全面进行梳理,科学规划、详细测量、认真选择区域,制订出台《农业综合开发三年规划方案》,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在选址上,该市坚持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核心,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带动点,引导区域产业整体发展,重新打造粮食基地,建设一个新的“米粮川”。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该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测量、科学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流域垣面等实际和产业发展趋势,划分为3个区域。
一是东王片区域:该区域东高西低,垣面比较平缓开阔,土层肥厚,气候适宜种植干果林,水资源充足。如果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充分利用自然和现有水源,可开发水浇地、扩浇地4000余亩,从而为该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优质干果林基地,打造一村一品,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是马刨泉片区域:该区域涉及垣面比较平缓,地块整齐,土地肥沃,属于该乡的主产粮区。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修缮渠道,修复水井,埋设管道,可全部恢复原浇水地,另新修机耕路,可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进而有力地推动整个三教乡乃至全市的产业调整,为建设小杂粮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三是上三教片区域: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沟壑垣面错综交叉,垣面呈阶梯状,全部为旱地,但是该区域土质肥厚、土壤肥沃,具有种植优质小杂粮的条件,尤其是小米品质好、营养丰富。霍州市健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就在此区,注册了“古衙黄”小米,现生产基地面积1300余亩。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可以改善该区域机耕路建设,利用地下水,扩浇部分面积,提高基地产量和作物品质,进而使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综合开发就是要通过综合开发的手段,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生态好起来。该市坚持把农业综合开发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相结合,首先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引进优质小麦和玉米新品种等措施,推广旱作农业,改变了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含量,通过新打机井、埋设管道等措施,扩大了水浇地面积,为农业的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其次通过架设高低压线路、新修机耕路、栽植路旁树木,控制了水土流失,有效地改善了生态,大大改善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民增收的后劲。2013年,该市农发土地治理项目为张望垣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项目涉及大张镇张望、小张望、狮子洼3个行政村,开发面积5100亩,总投资659万元。目前,该项目现已完成新打机井5眼,配套1眼,安装灌浇管道18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4公里,新修高标准水泥路4.8公里。2014年,该市将继续加大西张垣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资金投入,打通北山公园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道路,并硬化贯通,引进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大棚肥水一体化,加大园区科技含量,使园区建设真正成为该市现代农业的标榜田。
在抓土地治理区域建设项目的同时,该市十分注重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动态及发展规模等,积极主动了解全市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大力扶持同兴养鸡、霍山兔业、健峰种植等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拓展和引领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今年,该市产业化项目为霍州市新增500吨獭兔肉制品加工扩建项目,由霍山兔业有限公司承建,完成投资211万元,将进一步提升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