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三月天,万物复苏春意闹。近日,记者一行驱车赶到毗邻万亩丁村白莲基地的襄汾百公里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时,婉转屈曲的汾河河道两翼护坡表层,已悄然覆裹上一层朦胧摇曳的葱茏新绿,好似吐露出万象更新的韵律,犹如吟诵着生态保护的欢歌,勃勃生机别是醉人。
汾河是临汾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文明,承载着平阳大地可歌可泣的恢弘历史。实施百公里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重拾母亲河“遗失”的美好,是一项惠及 432万临汾人民、荫泽子孙后世的重大惠民工程,更是全市人民由来已久的夙愿。而这其中,长达52.2公里的襄汾段工程几乎占据了整个项目的“半壁江山”,治理推进的节奏与修复生态的质量格外引人关注。
襄汾县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北起尧都区与襄汾县交接处,南至襄侯大桥。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工程、河道疏浚、固槽工程、支流入汾口整治、沿河泵站取水口改造、生态绿化等,分为两期实施。
2012年9月,襄汾县汾河治理一期工程全线开工,这标志着我市百公里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在丁陶大地高调拉开序幕。一期工程全长20.24公里,涉及襄陵、南辛店、邓庄、新城4个乡镇,总投资5.75亿元,工程投资为2.02亿元。工程包括上游一般治理段及城区深度治理段,共分成11个标段进行施工,其中1-9标段为一般治理,10-11标段为深度治理。
工程启动后,项目部妥善协调解决了沿河4个乡镇22个村的赔青占地问题,想方设法克服了淤泥、流沙、渗水等高难度的涉水作业难题,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节,襄汾县的汾河治理工地依然热火朝天。2013春节后,针对上游“泄水”事件造成的困扰,他们又多方协调,重新安排部署,使工程按计划如期进展。截至2013年9月,河道清障14.82km、主河槽固槽15.31km、新建堤防3.24km、堤防加高培厚24.45km、主河槽清淤及滩面平整、中小型泵站恢复工程23处、堤顶路硬化、入汾口整治和堤内外绿化等一期治理任务已超额完成。
二期工程治理长度30.03公里,涉及新城镇、南贾镇、永固乡3个乡镇,分9个标段施工进行粗放治理,投资为6000万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主槽整治及滩面平整30.03公里,控导工程新增65座、改造30座,堤防补填及堤顶道路硬化9.866公里,堤内外绿化补栽树木26700株,一期堤内绿化完善面积3.6万平方米,沿河泵站改造15座……二期治理工程自去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现已完成地形图测绘、工程设计、地面附着物登记等前期工作,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完成土方开挖169万m3,土方填筑4.2万m3
,铅丝笼石1.6万m3,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值得一提的还有襄汾县城区段汾河深度治理建设工程,这是我市百里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100公顷,治理面积约75公顷,投资约1.7亿元。在工程上游至襄光线部分以景观建设为主,并辅以文化步行街、体育活动场所及大型游乐设施建设。完成河道清淤2.4km,土方外运200万m3,城区段堤顶路现已开始进行路基碾压,绿化标段园区道路、休闲娱乐广场、石材铺装工程、8万m2园区绿化基本完成,亮化工程正在进行。(记者 王小庚 柴云祥)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