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根平 张小红)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中央“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公”经费管理和信息公开的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个年”活动的安排,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编预算、硬约束”、“建制度、强管理”、“推公开、受监督”,不断取得“三公”经费管理和信息公开工作的新成效。
编制“三公”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市财政局召开市直单位2014年度“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布置会议,要求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迅速按要求上报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由财政汇总报市政府审定,并提请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了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明确总额,划定红线,硬化约束。
制定完善制度,健全管理办法。一是下发《关于报送“三公”经费预决算的通知》《关于做好“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及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原则、编制内容、预算执行、信息公开”等要求进行了细化,并通过软件流程设置对超出“三公”经费预算总额的部分实行自动警示锁定,建立预算总额控制机制;二是印发《临汾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点加油管理暂行办法》,以政府采购确立加油定点,减少燃油费用支出,强化“三公”经费控制;三是出台了《临汾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适时出台《临汾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及差旅费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三公”经费管理机制。
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我市专门制定《临汾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明确了财政部门信息公开的种类、程序、范围、渠道。加快机关门户网站建设,构筑信息公开发布平台,搭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此外,在负责市本级汇总“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同时,市财政局还要求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在市人大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各自的“三公”经费预决算。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