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服务经济的和谐民生网

2014-05-07 09:32: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感谢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帮我追回了拖欠已久的血汗钱,这才是真正为民排忧解难的好单位,好党员,好干部!”大宁县农民工任万荣数着盼望多年打工挣来的工资激动地说。

近年来,大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盼,用真情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加强劳动维权 构筑和谐之网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也是人社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大宁县人社局牢固树立“万事民为先”的意识,按照超前服务、主动服务、全面服务、周到服务的理念,精心组织劳动监察大队把日常巡查与重点监察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多次对全县的企业、超市、宾馆等进行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费清欠、劳动安全等执法检查。经过他们艰苦细致的工作,去年以来,全县劳动合同鉴定率达90%以上,劳动用工备案率达95%以上,同时,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涉及劳动者2467人;两网化建设采集信息涉及用工单位142户,劳动者3892人已全部完成。

在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的同时,他们坚持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去年至今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5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12.3万元,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投诉、举报案件26件,结案26件,结案率100%,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就业服务 筑起富民之网

大宁县人社局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合理规范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严格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三支一扶”、就业见习等扶持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大宁县是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的优势,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转移就业格局。

下岗职工贺秀莲在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班后,争取到5万元创业贷款发展养殖业,帮助10名下岗女工再就业。近几年,通过该县人社局实施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再就业工程的示范引领,在全县掀起新一轮的全民创业高潮。去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12人,创业带动就业3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16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达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举办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90人。年转移劳动力1568人次,劳务输出经济收入明显提高,成为当地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方式。

普及社会保障 编织安民之网

社会养老保险被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保护伞”。该局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努力让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目前全县企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均已超额完成任务指标。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

家住太古乡70岁高龄的冯文斌老人说:“真没想到,现在的老百姓也能像‘公家人’一样领工资了,如今的世事真好……”据统计,全县像冯文斌老人那样每月准时领取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共有5777人,从去年至今累计发放养老金460余万元,受益群众占全县城乡居民的15%。今年他们将继续加快参保人员信息采集、上报进度,有效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关注民生,顺乎民意,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宁县人社局严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林果富民、工业强县”战略思路,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苦干,默默无闻奉献,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创新工作织就民生之网,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树起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