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政府所托,不让百姓失望”

2014-05-09 08:25: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民生问题始终是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为群众办实事,政府责无旁贷。”

新近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伴随着市长岳普煜的一句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实施农业强基工程,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式纳入到今年我市的六大惠民工程中。

实施农业强基工程,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又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日前,记者就如何更好地贯彻全市两会精神,真正将农业强基工程的各项部署兑现到实际行动中,确保预期目标任务年终顺利完成等一系列问题,对市水利局局长贾自胜进行了专访。

“报告中涉及实施农业强基工程的内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谓是首当其冲,足见市政府对该工作的关注程度。事实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大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水利基础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基建工作,一直以来都在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业的基础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是‘下了工夫又做了功课,搭了台子还铺了路子’。”采访伊始,贾自胜首先就我市农业强基工程的“真核”为记者做起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阐述解读。

贾自胜指出,我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7.%,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6%。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土壤贫瘠,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0个贫困山区县。这就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的来看,农业水平不容乐观。归结原因,是由几方面造成的。一是水资源总量少,农业用水捉襟见肘。人均占有水资源480立方米,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亩均占有水资源量310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2%和18%。全市有217万亩水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8.2%。二是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很难保证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绝大多数建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受当时历史、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不高、管理落后。加上建成后,长期投入严重不足,老化失修严重,存在大量的病险隐患。三是水库的工程附属设施及管理设施不配套,多数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成为病险水库。这些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我市水利工作一直都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不遗余力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然而,我们的工作凝聚了很多百姓的期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兢兢业业、倍道兼程、攻克难关。”贾自胜神情严肃地告诉记者。

“紧密契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农业强基工程的具体部署要求,今年我们的目标任务主要就是五大水利体系建设。”贾自胜如数家珍,向记者娓娓道来。首先是全力推进山西大水网涉临工程建设。今年是山西大水网工程建设攻坚年,市水利局将全力推进大水网涉临工程建设。引沁入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尽快立项实施;中部引黄工程将启动实施四县县域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尽早发挥效益;禹门口东扩工程将配合实施襄汾、翼城支线工程,启动实施县域供水工程建设,以期及时发挥效益。

二是大力切实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防洪保安和抗旱提供保障。今年会加快实施11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曲亭水库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应急专项除险加固项目完成,同时积极推进水库工程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小型水库更新建设工作。

三是以提高农田灌溉能力与水平为目标,严格把控重点县项目实施,全力推进重点县项目建设,做好其他小农水工程建设,实施好高效农业节水工程;根据各地实际,推广喷灌、滴灌、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推进灌区节水改造、重点县和末级渠系建设,全面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加快各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

四是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年要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40万亩;完成3座淤地坝除险加固、5处新建坝滩联合整治工程、9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完成生态修复80万亩,改善农村环境,淤出肥田沃土,增加农作物产量。

五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以山老区、煤矿采空区及部分水源变化、水质不稳定和工程老化地区为重点,力争改善和提高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继续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用电执行农业排灌用电价格政策及农村供水工程水价补贴政策,做好饮水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认真探索,制定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加快农村饮水县级水质监测中心的建设,提高农村饮用水源地和供水的水质监测能力,要积极搞好省厅安排的县级水质检测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吃上放心水、安全水。

“2014年,我市会切实通过五大水利体系建设,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项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工作抓紧抓好,使水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贾自胜说。

“如何才能确保目标扎实推进如期完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面对记者的疑问,贾自胜不紧不慢地表示,今年的农业强基工程,我市将继续采取五项措施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基础保障能力,确保目标如期完工。一是加大投资力度。抓住中央和省对水利加大投入的机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搞好工程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机制。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三是推进工程建设。结合全省大水网工程布局,搞好我市县域水网配套工程建设,抓好灌区维修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末级渠系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新建小水库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田灌溉能力。四是加强工程管护。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完善乡镇水管站所和农民用水协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价形成机制,落实好灌区水价、电价补贴政策,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受益。五是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农村水利组织领导机制。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农田水利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抓好项目实施,加强检查督促。

“水利部门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身处这一战线,就该有担当意识,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唯有以高效尽责,有所作为的履职态度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工作要求干事创业,才能不负政府所托,不让百姓失望。在这里,我谨代表全市水利部门,代表全市水利工作者郑重表态: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决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更严的要求、更强的措施,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一定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市政府交托的任务,一定会如期向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好账!”采访最后,贾自胜的庄重表态务实而又真诚,言语平实朴素却又饱含“一诺千金、说到做到”的那份执著与担当。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