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帮我们治理坍塌沟渠,拓宽田间道路,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一宗宗、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在我们的心坎里!”这是大宁县太德乡群众的肺腑之言。
太德乡是华北第二大垣。该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把关爱民生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办群众之所盼,党员干部们俯身下沉,奔波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帮民富,密切了干群关系,在农村基层留下了好口碑。
田间地头听民声 立说立行解民忧
群众心里想什么?有什么期盼?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太德乡积极探索,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大党员干部俯身下沉“接地气”,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拉家常、谈农事、话发展,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
“我们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要放下架子,敢于直面群众意见和批评。有问题认真解决,有困难尽力帮助,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太德乡党委书记任福平深有感触地说。
听到堡村群众反映的特大暴雨导致东沟沟渠发生坍塌,全村近200亩农田因水毁无法耕种,群众望地兴叹时,太德乡干部立即前往现场,开会讨论分析,采纳群众意见,采取由了乡政府、村委和涉及到的农户三方联合投资的办法进行施工恢复耕种,目前,这些水毁农田已经种上庄稼,没有耽误农时。
“对老百乡反映的问题要件件有回复、件件有着落,绝不作秀走过场。能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不能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逐步解决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理解。”太德乡乡长李栋如是说。
面对曹家庄刘家垣村反映的道路问题,乡干部实地查看,并随即在村里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制定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积极筹集资金,协调县交通局技术人员对道路进行科学规划,组织施工人员精心施工,切实办好了这件民生实事。
自今年3月份以来,太德乡党员干部下乡召开座谈会13次,通过与186名村组干部、人大代表、党员及村民代表深入交流,征集到群众意见和反映的各类问题70余件,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回复率达100%,现已解决24件。
立足优势谋发展 产业富民创新路
按照县委、县政府“林果富民”的战略思路,太德乡立足当地实际,落实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探索全乡经济尽快发展的新路子。如何让村民富起来成为乡党委、乡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他们通过深入走访,入户发放“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调查问卷300余份,广泛向群众征集振兴太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综合梳理找出富民强乡的发展思路“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苹果产业为重点,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充分调动全乡农民栽植苹果树的积极性,通过全力打造“优质苹果之乡、精品杂粮基地”,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乡政府确定了全力完成垣面苹果栽植面积全覆盖、幼苗苹果园区低秆作物全覆盖和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的发展目标,动员全乡干部群众共发展苹果树14105亩,户均10亩,人均3.3亩,苹果产业规模初显雏形。同时,在发展林下经济上大做文章,通过招商引资,以土地流转、大户承包、订单农业的方式,全面发展以广普中药材为主,红薯、西瓜、大葱、土豆为辅的林下经济,目前,已有两户农业产业化企业落户太德乡,为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堡村村民冯锁成高兴地说:“乡领导每次下乡连我们一顿饭都不吃,不是组织开会就是实地调研,帮我们制订长远发展规划,想方设法地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好干部我们欢迎。”
爱洒山乡间,真情惠民生。太德乡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腔热血解民忧,一诺千金聚民心,一鼓作气求民富,使全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老百姓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高,一幅富裕和谐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