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给转型发展装上新“引擎”

2014-05-21 08:09: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磊)正值初夏、阳光明媚,走进浮山县,耳闻目睹的是项目建设工地上穿梭的车辆,蔬菜大棚里农民的奔忙,街道两旁拔地而起的高层楼房……近年来,浮山县把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作为解决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方式不科学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培育壮大尾矿开发、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现代特色农业,为转型发展装上了“新的引擎”。

新兴产业为工业发展添活力。笔者在晋盛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看到,一辆辆装载微晶石的汽车缓缓驶出公司大门,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我们生产的微晶石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无辐射,市场需求大,现在是供不应求啊!”该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晋盛新型材料的成功,正是该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浮山县面对“一铁独大”的发展瓶颈,坚持把尾矿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转型的重要路径,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头戏,大力发展微晶石、透水砖、泡沫陶瓷、发泡陶瓷等新型建材,不断壮大石材设备制造、电线电缆、风电等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智能电瓶车、定影膜等科技含量高、行业领先、竞争力强的新兴优势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目前,浮山县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已初步形成:鸿丰达45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年可生产25万吨铸造生铁,实现产值10亿元;投资2000万元的恒伟混凝土二期工程已经竣工,年可生产商品混凝土40万立方,实现产值1.5亿元;投资2250万元的满兴硅酸钙板年产硅酸钙板85万张,实现产值2500万元;中强煤焦电化材一体化园区的300万吨洗煤、180万吨焦化、2×25兆瓦发电等项目年内完成建设;与西班牙合作的石材加工设备、智能电瓶牵引车项目不仅开创了浮山县中外合资的先河,更填补了该县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三利万吨铬系合金铸球、太平洋矿用电缆项目即将试产;华润风力发电项目,年内完成设备安装。

现代农业为农业发展增后劲。浮山县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围绕“山下发展设施蔬菜,山间栽植核桃经济林,山上壮大谷子产业”的指导思想,把谷子、核桃和蔬菜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大力发展谷子、核桃和蔬菜生产,并进行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有效地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使产业步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该县以米家垣万亩谷子基地为依托,辐射周边7个乡镇,建立了4.5万亩的绿色谷子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该县设施蔬菜项目2013年已发展到1万亩,总产量可达4037万公斤,年总收入可达11840万元;核桃方面,目前全县共有核桃经济林15.5万亩,产值1.07亿元。

浮山县距临汾市区仅30公里,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并且是临汾知名的“厨师之乡”,系列面食品种丰富。为吸引大众来浮山观美景、吃美餐,该县在原有张庄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总投资3.3亿元,从去年开始实施“印象田园”项目,全力打造以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事活动、感受民俗风情、品尝农家饭菜为主要内容的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区。

循环农业成亮点。浮山县玉杰食用菌循环产业项目,由当地著名民营企业家姚玉杰创立并投资建设。姚玉杰从事铁矿、煤矿投资经营10余年,2011年顺应“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退出资源产业投资领域,不到3年时间,投资1.2亿元,先后注册了玉杰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和玉杰饲料、玉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万吨食用菌鲜品、万吨生物饲料、万头(只)养殖和3000立方沼气、10万亩玉米种植地4个项目,实现了“种植玉米——生产食用菌——加工饲料——发展养殖——利用沼气——种植玉米”的循环发展。

目前,浮山县已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以基地为支撑、以农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培育形成了神山土特产品加工、汉中洋核桃露、中宝脱水蔬菜、振强杂粮醋、玉杰食用菌等一大批农业转型企业,不仅为浮山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成为浮山经济新亮点,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