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亚洲和产油国储蓄率过高是全球失衡和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的观点,周小川指出,尚无充分可信的学术研究成果说明储蓄率的高低与某种特定因素有关。从统计上看,汇率与储蓄率存在一定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高且统计检验也不够显著,不能仅靠调整汇率来调整储蓄率。周小川指出,全球储蓄率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导致这种高低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样的,不能简单地将储蓄率高低说成只与汇率有关。而希望某些长期特性在短期内改变也是不切实际的,需要从更广泛的宏观角度,综合各方面因素,统筹考虑。
周小川坦言,中国政府降低储蓄率的意图是明确的,2005年以来,中国已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基本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的综合结果也必然要降低储蓄率,但采取怎样的措施仍需深入研究。
他认为,解决储蓄失衡问题,需要综合药方。中国政府在此次危机应对和经济调整中,注重通过扩大内需消费来丰富和强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同时注重加强民生项目,努力促进城乡就业,注重增加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收入。
此外,周小川还认为,储蓄率调整还需要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同时加强对国际投机资本流动的监管,提高国际资本流动透明度,防止掠夺性投机冲击。(苗燕)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