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捍卫蓝天碧水

2009-03-23 08:2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一年来,去过乡宁县城的人都说,乡宁县城的变化真大,干净整洁、文明有序,有城市的味道和气息了。
这样的面貌很容易让人把记忆倒退在往昔的岁月:县城街巷的垃圾死角随处可见,破坏环境的人为事件时有发生,环保意识淡漠,群众怨天尤人……脏乱差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改善县城面貌、实现科学发展的顽疾和羁绊。
为什么短时间内,县城环境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县城居民翘着大拇指告诉记者,这与环境监察一中队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只有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才能在好的环境中寻求更大发展。”2008年7月份,贺焕平临危受命,担任环境监察一中队中队长,他首先亮明了自己这样的发展观,也展示了实干的决心。
一中队管辖区域辐射整个县城,矛盾多、关系杂、任务重、责任大,打开工作局面,走出困境,并非易事。“在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中找平衡!”贺焕平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带领中队一班人风里来,雨里去,进企业,入商户,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经过慎密辨析问题的症结,他制订了详实的整治方案,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了“制度上墙,收费公开”,这些举措使环境监察一中队的工作驶入了健康有序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全面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中队辖区共有生活污染源315家,其中饭店158家,宾馆洗浴76家,美容美发88家,它们与居民区混杂,油烟、噪音、热污染等成为直接公害。贺焕平要求大家:要转变作风,执法要严,服务更要好。因此,他把提高队伍素质,强化学习意识作为第一要务。他邀请县环保局业务骨干对全体人员进行了一个月的执法培训,并针对辖区污染源的特点,开展环境监察手把手地帮带,带头组织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业务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一中队的执法人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人人都能做到执法中查找问题精准,提出整改措施可行,运用法律条款适当,不说外行话,不做法外事,塑造了一支“精业务、巧执法、敢打敢拼”的环保队伍,一中队在社会上的形象大为改观。
2008年下半年,一中队二十多个人的身影在县城的角角落落随处可见,在他们身后,人们必定能看到环境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的笑颜也在他们的身后舒展开来。然而贺焕平又在考虑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改善办公环境。他说:“单位也是一个家,可这个家却是家徒四壁,大家怎么能更好地工作呢?”原来,前身是昌宁镇环保所的环保监察一中队,近年来虽然人员已经发展到20余人,但条件不仅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 级标准,甚至还没有摆脱十几人一间办公室的窘境,贺焕平急切地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他开始为此忙碌奔波,经费、工程队、材料都得他一一亲自落实,为了省钱,他和工头、材料商讨价还价,为了买到物美价廉的办公设施,他亲自跑市场、托关系。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中队的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办公室由一间变成了八间,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用品,包括照相机、摄像机和电脑等等,一个现代化的办公平台为他们的执法提供了保障。
2008年年底,该中队因为在全县十个中队中工作业绩突出,被县环保局评为先进工作单位,中队长贺焕平被授予先进工作者和行业带头人称号。他说:“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显而易见,但环境保护的门槛不会降低,我们要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工作必定更加辛苦,但让人们享受蓝天碧水,让乡宁县城更加靓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报记者 卫博)

 

  【责任编辑: 魏中夏】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