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走势提信心 抢抓机遇促增长

2009-05-04 07:3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为掌握经济运行情况,把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3月中下旬,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用两周时间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经济运行形势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减弱以及安全、环境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呈现明显下滑态势。尽管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逐步实施,但目前企业仍面临原料紧张、产品价格下跌、订货不足等局面,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
 对经济走势的分析与判断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为经济尽快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如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10大产业振兴规划、家电下乡等,我省也出台了6500亿元投资拉动增长以及促进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的28条意见等一系列举措。市政府也围绕以企业正常运转、加快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措施,这些措施的逐步实施与显效都将为全市经济走出困境提供宽松的环境与政策支持。
 二是企业应对措施的实施。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不少企业利用现在市场低谷时期,苦练内功,采取加强内部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与客户建立互利共赢共担风险、减少亏损销售占领市场、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增加投资加紧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升企业素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高抗市场风 险能力。尤其是部分大型企业如临钢公司、山西三维、临汾染化、中宇钢铁、临汾同世达等在困难时期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三是部分项目的投产以及部分企业的先期复苏为经济增长提供拉动作用。我市一些重点项目如山焦集团150万吨机焦扩建、10万吨粗苯精制、曲沃中宇钢铁100万吨高速线材、乡宁永昌源集团年5000吨葡萄酒等项目的投产都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新亮点。另外,原先预计6月底才复苏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先期出现新变化。据侯马汤荣汽配公司了解,进入2月下旬后,国内一些汽车公司如二汽、陕汽、柳汽等已经开始向企业下发订单,公司订货量达4万吨。目前公司年3万吨生产线已开始生产。另外,侯马建邦集团1万吨生产线也将复产。机械零部件制造业的先期复苏为全市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带来曙光。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看,2009年全市经济发展依然困难,但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在国际国内环境不再出现大的下滑的情况下,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

 对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通过调研,让我们对这次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以及全市的经济结构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考。
 (一)经济结构畸重单一是受冲击较大的主要因素。本次金融危机对工业行业冲击主要在能源原材料重工业领域,而在全市工业结构中,煤炭、焦炭、钢铁、电力能源原材料行业占到85%以上,产业结构畸重且单一,四大产业又都集中在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前端,行业关联度极高,且由于缺乏优势互补机制,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
 从县域经济结构看,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2个涉煤县,产业结构多以煤焦铁为主,高度雷同,产业关联互补性较差,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企业规模小产业素质低是被淘汰关停的根源。尽管全市传统产业先后经过几次大的升级改造,但产业内部结构仍然存在行业集中度偏低问题。目前,全市百万吨以上的大型综采矿井仅有几座,百万吨以上的焦炉仅有2座,国家要求的1000立方以上的高炉一座也没有。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仅有126户,而小型企业达418户。目前,短期内从技术上讲,全市绝大多数煤炭、炼焦、钢铁企业等迅速转产的可能性较小,市场需求的萎缩和价格的下跌只能直接引发减产、停产。
 (三)高新技术产业偏少影响经济整体竞争力。我市工业大而不强,缺少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新兴产业比重低,新产品开发不足。尤其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多数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2008年全市工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足1%,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1.7%,不足全国的1/5。
 (四)投资收缩增长点缺乏引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近两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占比由2007年的62.1%下降到2008年的57.7%,下降4.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明显收缩。同时,在工业投资中,矿山改造及炼焦、钢铁传统产业占到近2/3,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微乎其微,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五)经济波动周期使经济出现回调,也是加快资源整合的机遇期。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市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再次出现回落。在目前的情况下,也正是企业并 购、联合,加快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的时机,抓住和利用好经济低潮时期的契机是企业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前提。
 当前,抓住国家税费改革、减税退税、进一步鼓励出口等一些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遏制经济下滑局面已是首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规划制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应借经济低潮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积蓄力量,利用市场压力,出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制订煤炭、焦炭、化工、钢铁、机械装备、旅游、食品加工、医药等重点产业规划,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抓住国家出台“十大行业”振兴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支持,鼓励优势企业在稳定传统产业总量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发挥产业规模优势,推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增效和品牌建设等工作,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协调性和内生动力。
 (二)加快推进淘汰落后工作,提升传统产业素质。市场经济低潮期本身就是一个重新洗牌淘汰落后的过程,应抓住目前市场低迷企业发展困难的机遇,抓紧制订焦炭、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淘汰落后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积极实施淘汰落后。
 (三)加快推进煤炭行业整合重组,提升煤炭产业安全发展能力。首先,按照资源、技术、工艺、安全标准要求,淘汰关闭一批小煤矿;其次,加快推进煤炭行业的整合重组,鼓励和支持煤、焦、化、电企业联合重组,做强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再次,加快对现有煤矿的复产验收 步伐,加快证照办理进度,促使符合安全条件的煤矿尽快恢复生产,以满足下游产业正常发展需要;四是,加强和完善对煤矿安全的督查、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应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制订加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方案,明确企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和重点;设立地方财政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适当提高技术改造资金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的比重;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通过技改贴息,尽快启动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通过财政贴息、补贴、支出返还以及减税、免税等财政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等,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五)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临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第三产业的贡献份额相对较小。因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启动实施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工程,以重点项目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以旅游、生产服务业、休闲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市传统产业素质得到大的提升,工业内部轻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为全市经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发展注入更强的推动力。
 (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投资拉动经济水平。应抓住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基础设 施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加大改善临汾基础建设的投资,确保经济增速;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投资、消费政策的有利时机,抢抓机遇,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上大项目,建大企业保持经济发展后劲;抓住国家实施扩内需促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重要设备,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生产基地,更好地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投资的机遇,明确方向和目标,突破现有的“黑色”思维框框,实行政策倾斜,让资金和技术流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七)加快推进收费项目清理整治,提升企业盈利水平。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财政、税务、国土等部门应尽快落实国家已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缓、减、免的有效办法。尽快召集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会议,制定具体的减负措施,对涉及企业的各种规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能取消的一律取消,不能取消的,变下限为上限,逐步取消;对公路检查站卡以及公路测速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工业品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负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企业效率。有关部门应减少会议、检查、评比,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各职能部门对涉企的各类证照许可和年检统一在行政审批大厅集中办理,要简化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完善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崔宇强 于葆华)
 (作者单位:临汾调查队)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