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委、县政府针对国际国内纺织品需求旺盛的市场前景,和日益窘促的就业难,鼓励煤铁等县域传统粗放型企业转产发展用工较多、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小的纺纱业。刘建虎决定替政府分忧,为社会解愁,尽一名政协委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企业长足发展。经过多方考察,刘建虎确定利用交通便利的原东石桥铁厂废旧厂址,建立自己的纺纱公司。
经过紧张筹备、建设,兰鑫纺纱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投入运营。“公司初步设计投资3000万元,规模3万锭。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资金1500万元,规模达到1.8万锭,月生产40s棉纱120余吨。”公司总经理杨明荣介绍说。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为了把好质量关,刘建虎先后邀请专家到公司指导;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纺纱工到公司传帮带。“截至目前,我们生产的棉纱,产品合格率100%,远销江苏南通等地,倍受客户青睐。”负责销售的公司副总杨红萍高兴地说。
纺纱企业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火灾。为此,他们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置全套防火器材;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安监员,利用班前班后对职工进行消防讲座和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奖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每道工序都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将安全工作纳入职工全年考评,和工资挂钩;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常识和警示标语。强有力、全方位的安全措施,为企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8月份,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500余吨。
企业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的社会效益更是十分明显。络筒车间班长崔金菊丈夫身患糖尿病,两个儿子,大的招赘出去,小儿子在上大学。“要不是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有了赚钱的门道,真不知道我们一家子可怎么过啊!”她说,“纺纱企业较其他行业的特点是利润空间小点,但是比较稳定,且提供就业量大。现在,我们公司共有职工200余人,人均月工资近千元,技术工最多的还拿到1500多块呢!”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兰鑫公司从不随意扣押职工工资,逢年过节,各项福利从没有断过,劳保品是经常发,出全勤还有全勤奖。不仅如此,刘建虎还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职工赵娇娇生病,刘建虎将其送到医院,亲自张罗住院、支垫费用。职工谁家有了困难,刘建虎总是及时伸出热情的手帮忙。平时,董事长总是经常查看食堂,每月还贴钱帮职工改善伙食。”从公司开建就没有“挪窝”的老职工李爱民深有感触地说,“大伙都愿意跟着这样的老板干,以厂为家,心情畅快!”
和谐稳定的环境为企业赢得了旺盛的人气。“虽然金融危机让公司受到了冲击,但我们仍然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第二期工程,我们也即将开工建设,用信誉和质量占据市场。到那时,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余吨,产值将达到6500万元,实现利税600余万元,安置就业500余人。”谈到未来,刘建虎满怀憧憬。(通讯员 郭向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