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企稳回升整体效益有待提高

2009-09-21 07:5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

调查显示,今年前8个月,企业生产经营开始回暖,预期订单增加,经济总体呈现出回升势头。
1.营业收入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进入4月份以来,随着部分产品价格回升、部分行业先期回暖,临汾市企业生产形势也开始出现回升迹象。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下降18.7%,降幅分别比4、5、6、7四个月收窄31.5、24.6、5.4和2.4个百分点,呈稳定回升态势。
同时,在8月份企业调查问卷中,回答企业本期订货较多和一般的分别为8.3%和58.3%。企业对下期生产经营预期的判断趋于平稳回升,预计企业订货状况一般的占41.7%,预计下月订货增加的占到41.7%,预计订货增加的比重高于本期33.4个百分点,企业对本行业预期好于本期。
2.资金占用有所缓解。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回暖,企业资金回笼加快,拖欠资金占用有所缓解。8月末,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应收账款15.6亿元,比7月末减少0.5亿元,下降3.3%。与上年同期相比虽然仍增长35.7%,但增幅比上月末缩小2.1个百分 点。
3.劳动力需求预期增加。随着生产的逐步好转,企业在用工方面也出现了转机,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程度有所遏制。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调查问卷资料显示,83.3%的企业劳动力需求与上期持平,用工减少的企业比重为16.7%,比3月份下降5.5个百分点。从企业预期看,有83.3%的企业与本期持平,16.7%的企业用工需求将增加。
4.企业盈利逐步向好。随着前几个月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回升,企业经济效益也有所好转,预期信心增加。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实现利润1.39亿元,比上月增长4.1%,比去年同月增长10.6%。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实现增长。本期实现盈利增加和与上期持平的企业占到66.6%,多数企业效益向好的方向转化,企业经营者信心明显增加。在企业问卷调查中,除50%的企业预计盈亏不变外,预计增盈的企业占到33.3%,表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二、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呈企稳回升态势,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和全市资源型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1.能源原材料购进困难。截至8月底,全市392户煤矿(包括72户拟关闭矿)中,仅 有28座生产,36座复产,全市577户非煤矿山中,仅有20户左右生产。由于上游煤炭、铁矿石生产企业开工不足,造成下游焦炭、钢铁、电力企业原料紧缺、运输成本加大、原料质量不能保障等。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调查问卷资料显示,有25%的企业反映能源、原材料购进紧张,部分企业反映各种原料燃料库存紧张甚至购不到煤。煤炭短缺对全市整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2.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去年四季度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萎缩,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呈回落态势。从今年2月份开始略有回升,进入4月份,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价格回落的幅度逐步缩小,且部分产品价格开始出现上涨趋势,8月上旬达到高点,但进入8月10日之后,主导产品价格又连续大幅下滑。据调查,与8月上旬相比,9月上旬普碳板吨价(不含税出厂价,下同)3150元,回落250元;线材吨价2863元,回落513元;螺纹钢吨价3076.9元,回落897元;生铁吨价2265元,回落346元;焦炭吨价1453元,回落85元。钢材价格整体回落到5月份水平。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问卷调查资料显示,与上月相比,反映产品价格持平的占到58.3%,回升的仅占到8.3%,回落的占到33.4%。并且从预期看,75%的企业认为产品价格依然持平,仍有8.3%的企业预期本行业价格下降。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企业组织生产产生较大 影响,同时由于价格下滑,市场销售也明显受阻。
3.产成品库存明显增加。监测资料显示,从8月上旬开始,由于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企业产品销售受阻,库存明显增加。中宇钢铁公司正常库存在3000吨左右,而8月末达到1.1万吨,超正常库存9000吨。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10.2亿元,比7月份增加0.3亿元,增长2.8%。
4.企业资金紧张。8月份,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反映流资紧张的企业占比高达91.7%,比上月提高24.6个百分点。8月末,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流动负债138.7亿元,比上月末增加6.2亿元,增长4.7%,比上年同期增长10.1%。从预期看,认为资金紧张的企业占到75%,认为资金充足的仅占8.3%。资金紧张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压力,有的企业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局,资金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软肋。
5.企业整体效益仍不乐观。从企业监测情况看,虽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受市场需求和价格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仍不乐观。8月份监测资料显示,受成本、价格等因素影响,企业盈利情况仍不稳定。当月,全市12户省重点监测企业中仍有41.7%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8月份,12户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9.2%。

三、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看,有国家宏 观层面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的实施,还有微观层面上全市209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煤炭和非煤矿山复工复产等步伐加快以及多数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加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等积极应对的利好因素。也有钢铁市场需求不足、价格仍不稳定、资金不足等不利因素。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临汾资源优势,为促进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1.处理好资源整合与煤炭生产的关系,确保全市产业链条不断。应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完善相关政策,处理好煤炭资源整合与生产的关系,对参与整合的主体提出时限,出台整合期加快复工复产政策,在加强监管、手续合法、安全条件达标的前提下,做到边整合边生产,增加煤炭供应,化解焦化、冶金、电力等下游产业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2.制定金融危机下过渡办法,确保企业渡过难关。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推进减免缓停过渡政策,暂行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加大对各项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出台过 渡办法,如适当调减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征收额度等,以利于降低煤价,缓解下游行业原料价格压力。
3.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消除部分单位存在的手续审批复杂拖拉影响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进程的现象,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强化服务,稳定企业的投资信心,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决心和信心。
4.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导力度。一是把重点项目资金的落实放在首位,成立督导组制定专门公关组,找准关键环节问题症结,尽早落实到位。二是实施政策倾斜,对成长性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优质企业和有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实施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倾斜。
5.企业应全方位实施应对金融危机战略,夯实基础,积攒实力,蓄势待发。一是改进生产工艺,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实施节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提升附加值。二是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成本考核,节约各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积极开拓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找和扩大销售渠道,实施发展战略同盟。四是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建立研发中心,推进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五是强化职工技术培训,为经济复苏后职工提高工作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于葆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